(人教版)2016年七下历史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佛教圣地天竺。 右图便为历史上的玄奘。 【思考讨论】 历史上的玄奘是怎样的。 那时的中外交往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盛况。 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探究一】右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 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课本第 30 页)【探究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 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你知道“秦王” 是谁吗。 (课本第 32 页)玄奘西游,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回长安,翻译佛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西游新罗使节、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唐文化朝鲜音乐传 4、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研究佛学C佛教传入中国 D鉴真东渡传播佛法4.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 7 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玄宗当政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治理国家。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 6、学后反思我小结:参考答案: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探究一】答案 首先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珎(,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 6、继位之前被唐高祖封为“秦王”。 (二)汉朝与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朝代,两朝的对外交往都比较繁盛,交通都比较发达,主要路线都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对汉朝“丝绸之路图”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的比较,我们会得到以下认识:第一,两朝图中路线经过的地区有许多是一样的,但名称却有很大的区别。 如印度在汉朝时被称为“身毒”,唐朝则叫“天竺 ”;伊朗在汉朝时叫“ 安息”,唐朝时称为“波斯 ”;阿拉伯地区在汉朝时称为“条支”,在唐朝时则称为“ 大食 ”;汉朝图中的“大秦”是历史上的古罗马帝国,唐朝图中的“拂菻”是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也是原来的古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国家之一。 第二, 7、从两朝图中的路线可得出结论:汉朝对外的交通路线以陆路为主,唐朝则水陆并举。 第三,从图中观察,两朝最远到达的地点明显不同。 从陆路看,汉朝从长安往西最远可达欧洲的大秦;唐朝从长安不仅可往西走,还可往东走:往西最远可达现在的西班牙、葡萄牙,往东可达现在的朝鲜。 从水路看,汉朝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出发,往西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唐朝从广州出发,往西可达波斯湾地区,从登州、扬州出发,往东可达现在的韩国、日本。 第四,从交往方式看,汉朝对外交往以商贸为主;唐朝则是使臣、商贸、文化全面展开。 第五,从进行贸易的物品看,汉代对外贸易中以丝和纺织品为主;唐朝除此之外,瓷器、纸张、茶叶等商品大为增加。 第六,从影响上看 8、,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朝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收各国经济文化的成果,以促进唐朝的繁荣。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汉唐在对外交往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之所以各有特点,主要是由于两朝所处的历史朝代不同,以及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同所决定的。 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这与盛世唐朝有关,唐朝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文化昌盛,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当时对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因此,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 10、播了唐朝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天竺、日本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因此答案为 B。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有“遣唐使”“鉴真东渡”。 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日本曾派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 所以答案为 D。 本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及辨析能力的考查。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核心词“唐朝时期”“中印友好交往”。 由“ 唐朝时期”可以排除 A、C 两项;而 符合“中印友好交往”,也可排除。 所以,B 项为正确答案。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7 世纪印度的历史” ,7 世纪是我国的唐初时期,那时玄奘西行天竺,回来后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此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 B。 据所学知识写出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即可,可从重视人才、重视吏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方面回答。 唐代与日本、印度交往的事例可回答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答案】 (1)任用贤能(或起用有德有才的人);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或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废除酷刑苛法;倡导节俭。 (2)鉴真东渡(或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