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七下历史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天价。 【思考讨论】 你知道“宣德”是怎么回事吗? 中国瓷器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出口的 ?四、探究学习(一)方地区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不出高质量的棉布。 明朝末年,北方出现半地窖式的房屋,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织出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新品种手工业:棉纺织业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和南京;制瓷业景德镇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担心 4、纱。 地窖房里比较潮湿,在那里纺织不会断纱,因此才能织出好棉布。 ”(课本第 116 页)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 ( 课本第 119 页)(二)思维拓展 1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和甘薯的原因是什么?2明代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生了什么重大作用?. 明清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有哪些?五、课堂检测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 6、越布是当时哪一地方的著名特产?(2)材料二的纸币出现在我国哪一时期?(3)材料三的“他”是谁? (4)材料四的“地方”是指哪里?料一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项目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时间 14051433 年 14921504 年航海次数 7 次 4 次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 200 多艘 最少 3 只,最多 17 只每次航行人数 约 27 万28 万人 最少 90 人,最多 1500 人材料二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 1793 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 1 万至12 万人。 (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 8、,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请回答:(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4)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六、学后反思我小结:参考答案:四、探究学习(一)男孩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女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 半地窖式的房里既有利于保持一定的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最新海量高中、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进外国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 9、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有关“想法” 的大致思路如下:(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 (2)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3)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和甘薯的原因:由于明太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明初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大片荒地得到了开垦,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朝的人口也急剧增加,超过了元朝统治时的最高纪录。 人口的大量增加,使粮食的供应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问题就更加突出。 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政府从美洲引进了高产作物玉 10、米和甘薯。 这两种作物成熟周期短、产量高,所以不仅明朝,清朝也大力推广种植,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的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促进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往往买田置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再加上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资本主义的萌芽最终停留在幼年时期,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从明中期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的繁荣,封建经济处于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发展 11、的高峰。 清康熙、乾隆时期尤盛,史称“康乾盛世”。 明后期以来,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显露新旧冲突征兆的变化,显示了封建帝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在清朝前期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情况下,闭目塞听的清朝统治者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没有积极对中国近代化趋向发展推波助澜,而是采取对外紧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封建统治陷入危机。 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发生逆转,到 1840 年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已全面落后于西方,英国等西方国家以鸦片作为敲门砖,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逐步陷入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人教版)2016年七下历史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