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人口》导学案内容摘要:
2、长有什么特点。 新中国成立(1949 年)后,我国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3、为什么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4、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1)阅读图 谈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2)阅读图 识少生的作用。 (3)自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取得了哪些成效。 是否可以取消计划生育这一利国利民的基本国策。 (4)作为中国公民都有义务自 觉地执行和宣传我国的人口国策。 请你为宣传计划生育设计一则广告。 【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探究 1:阅读 图 国人口的分布” 、图 苏和青海的人 口 4、口普查,结合图完 成 12 题。 1、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达到( )A、 B、 C、 D、2、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我国人口增长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由此可见( )A、我国劳动力短缺 B、应鼓励多生育 C、我国 人口素质在下降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 )A、城镇 多、交通运输业发达 B、工商业发达C、耕地多、气候适宜 D、外来移民多4、下列对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低于世界平均密度 B、人口开始从城市向农村迁 移C、人口总量的增长已经停止 D、 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中考链接】 (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从图上看出 A、B、C、D 四点人口 密度分别在什么范围之内吗。 _, 2)在图中划出我国的人口界线,其两端分别是黑龙江省的_和云南省的_。 (3)此线东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_,人口却占全国的_;西北部面积占全国的_,人口却占全国的_。 (4)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 原因自然原因是东部:地形_,气候_;西部地区:地形_,气候_。 人文原因:东部_;西部则相反。 【本课质疑】 (记下你的疑惑)。(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人口》导学案
相关推荐
2、课本 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尝试着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并找到记忆方法。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 、 、 、 等(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 、 、 、 等(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 、 、 、 、 、 、 、等(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 、 、 、 、 探究 2:大显身手:(1)请仔细观察,各省轮廓有什么特 点。
2、别在哪里。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是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位,仅次于_与_两国。 我国陆上疆界_多千米,与_个国家相邻。 6、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_、_ 、_ _、_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_。 7、大陆海岸线长_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哪些岛屿。 我国与_个国家隔海相望。 我国的内海有_和_。 二、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探究 1、阅读图 较我国和图示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x + ()fx ()g x x ( ) ( )f x g x , xy ( ) ( )f x x f xx ()g x x+ ()fx ( ) ( )g x x g xx 因为 ()gx在点 x处可导,所以它在点 x处连续,于是当 0x 时, ( ) ( )g x x g x , 从而0limx xy 0limx ( ) (
C. 1 2.、 y=x3在点 P处的切线斜率为 3,求点 P的坐标 ____ ___ (1)求曲线 f (x)=x3+2x+1在点 (1,4)处的切线方程 ____________. (2)已知曲线 3xy 上的一点 P(0, 0) ,求过点 P的切线方程 _________ (3)求过点 (2,0)且与曲线xy 1相切的直线方程 ____________ 将半径为 R的球加热
2、中:昆仑 山 南:南岭西:_北西南走向 中:_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_山、巴颜喀拉山南北走向:贺兰山、_、六盘山弧形山脉:_山脉(2)在图 ,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四大高原:_四大盆地:_三大平原:_ _(3)认真观察图 成 活动题 3。 2、阅读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_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_,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探究 1: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探究 2:阅读图 成下列问题:(1)说说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主要分布地区;(2)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指出其中 5 个民族大致分布的位置。 (3)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地区。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