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内容摘要:
安全评估工作经验和安全和安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2)危害辩识,实施 现场检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3)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评估目标的风险等级。 4)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控制措施。 5)得出评估结论。 6)风险评估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高温等异常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指人员、设备、工作环境合理匹配、使设备、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里特征,从而使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电 击、触电及电弧烧伤;物体或人员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噪声;设备的腐蚀、缺陷;潜在危险及其变异;其它 确 定重大风险 1)依据有法律法规的要求 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3)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度等 风险控制内容 1)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 1) 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2) 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安全性 ( 3) 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行状况 ( 4) 可靠的技术保障及服务 2) 风险 控制措施应包括并按如下顺序: ( 1) 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 2) 管理措施,实现规范管理 ( 3) 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4) 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3)风险控制管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 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对于确定的重大风险项目,需建立档案,内容包括: ( 1) 风险评估报告及技术结论 ( 2) 评审意见 ( 3) 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算情况等 ( 4) 时间表和负责人 ( 5) 竣工验收报告 风险信息更新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风险评估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a)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b) 操作变化或工 艺改变; c)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d) 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e) 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动。 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辩识:按照《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GB182182020规定,识别公司生产区域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 公司现有重大危险 为: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执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的宣传和培训 安全部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不断 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使其 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 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公司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须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公司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安全部应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九、安全教育培 训管理制度 为了让全体职工正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能够自觉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法令,认真地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保证实现安全生产。 一、充分利用工会职能,利用工会活动的机会,用标语、板报、图展、录象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安全教育。 二、根据生产性质及技术设备,选用不同工种、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一)、入厂教育 新进员工需经过公司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安全教育﹔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安全技朮部门负 责,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生产的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安全技朮知识,企业安全生产特点、重大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的预防等知识,经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到车间。 教学课时不少于40 小时。 (二)、车间、岗位教育 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负责,教育内容包括:车间生产工艺特点及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案例技朮规程、车间案例管理制度、事故教训、防护用品、防护设施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经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组。 教学课时不少于 32 小时。 (三)、岗位(现场)教育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 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工作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及事故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装置、安全监测、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等。 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安排工作。 教学课时不少于 24 小时。 五、全员安全教育 公司必须对各级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以上安全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 主要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制度、安全管理、安全技朮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教训等内容﹔ 对公司、车间内部岗位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 新进行车间级 和班组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六、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始教育 在新工艺、新技朮、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按新的安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方能进行独立操作。 七、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 (1999 年,国家经贸委令第 13 号 )《特种作业人员技朮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八、事故教育 对违章、违纪作业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停止工作进行安全培训学习﹔ 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企业 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学习,吸取事故,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预防事故的措施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九、建立安全活动日和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等制度,对职工进行经常性教育。 并根据不同的时期,进行各种各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竞赛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总结近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近期安全生产工作中应逐一解决的问题。 检查贯彻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分析查找部门、班组安全事故的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 表扬好人好事,总结推广安 全生产工作的先进经验。 十、安管部部长定期对安全教育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会前有否安排,参加有否签到,发言有否记录,缺席有否补课,会后有否汇报。 十、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 训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及实际操作技能,减 少和避免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安 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易发生职业病危害和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从事特种作业 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有电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锅炉工、司机、爆破作业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 机动车驾驶人员等)。 1. 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性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 GB530685),切实做好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工作。 18 周岁,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 遵章守纪,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 能考核合格,并取得地、市以上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 作证,持证上岗,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努力学习本工种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能力。 、保管各种安全防护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善于采纳有利于安全作业的意见,对违章指挥作业者能及时 果断制止,必要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 、本部门内所制定的岗位职责,坚持原则,坚 决抵制违章指令。 ,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持证复审规定,限期进行复审,凡超过时限未经复审者,不得继续从事原岗 位(工种)作业。 十一、设备 设施安全管理 制度 :为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提高设备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设施安全、稳定、长期满负荷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设备设施。 :生产部为本制度的具体落实部门,安全 生产 委员会为日常监督部门。 :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必须坚持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坚持不断更新改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及时有效地消除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 4. 1 设备设施选购 4. 1. 1 必须坚持 “ 安全高于一切 ” 的设备设施选购原则,要求做到设备设施运行中,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和环境的安全。 4. 1. 2 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设备设施安全可靠程度、价格、售后服务等),经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4. 1. 3 安装、调试、验收、建立档案等。 4. 2 设备设施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4. 2. 1 生产部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开停车方案、设备停修吹扫方案。 4. 2. 2 生产部门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设备定期检查和考 核记录。 4. 2. 3 安管部 负责监督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4. 2. 4 生产部负责员工培训。 内容包括设备设施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4. 2. 5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书,否则不准上岗。 4. 3 设备设施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4. 3. 1 严格执行本制度,由生产部工务人员负责检查落实。 4. 3. 2 设备设施操作工人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 4. 3. 3 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由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确定设备设施 “ 点检 ” 位置和技术要求,由设备设施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实施。 4. 3. 4 预检预修,是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 设备设施管理人员根据设备设施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 将设备设施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设施从本质上的安全性。 4. 4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4. 4. 1 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坚持 “ 设备设施专人负责,共同管理 ” 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 4. 4. 2 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1)自觉爱护设备设施,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 3)做好设备设施经常性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 4)设备设施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朮状况良好。 5)按照 标准 做好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 6)保持设备设施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好 4. 4. 3 设备 部门要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包括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检测资料,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且证件齐全。 4. 5 设备设施检查制度 4. 5. 1 生产部 门 设备设施维修人员,每两周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机器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及实施 记录表》上。 4. 5. 2 每半年由使用部门组织维修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设施实际运转状况,制定设备设施大修计划。 备大修前必须制定修理工时,停歇时间,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维修费用。 4. 6 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报废的管理工作 4. 6. 1 设备设施报废的基本原则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 4. 6. 2 设备设施报废手续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 4. 6. 3 设备设施改造的基本要求 1)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设备设施的综合安全技术水平,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设备设施改造要持谨慎负责的态度,不能轻易蛮干,必须按照申请、 论证、批准的基本程序运行。 4. 6. 3 严格执行设备设施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制度 建立设备设施技术管理档案,记载设备设施一生全过程的状态。 按照设备设施选购,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修、更新改造、报废处理等程序运行。 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要填写规定的管理表格或图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名确认,存盘保存。 十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生产,使安全设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安全设施“三同时”主管领导及管理部门 一、安全设施“三同时”由主管安全生 产的副总经理负责。 二、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由设备动力部负责管理。 第三章 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职责 一、凡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二、凡引进先。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相关推荐
2、。 4、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_。 5、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_;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_。 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5个 温度带:_、_、_、_、_。 7、夏季我国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 数地方普遍高温纬度位置和地形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 纬度位置和冬季风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与欧洲面积差不多。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_、_、_、_。 4、我国14个陆上邻国: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印 尼马文菲日韩。 (印尼指的是印度尼西亚)5、人口分布特点:_。 6、人口问题及危害:人口增长过快_ _,人口增长过慢_7、我国56个民族,_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成为少数民族
2、国自然资源特点是:_、_。 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农业用地、_、_,其中农业用地包括_、_ _、_。 5、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特点是:_。 6、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草地主要分布在_、_。 7、我国土地利用中 繁多,其中_、_尤为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把“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_,_和_是我国 主要的淡水资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9
. :f39。 (x)=3ax212ax=3ax(x4), 令 f39。 (x)=0,得 x=0或 x=4, 则函数 f(x)在 [1,2]上的单调性及极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 x [1,0) 0 (0,2] f39。 (x) + 0 f(x) ↗ 极大值 ↘ ∴f (0)=b=3. 又 ∵f (1)=a6a+3=7a+3, f(2)=8a24a+3=16a+3f(1), ∴f
∥ 平面 β ” 是 “ 直线 m∥ 平面 β ” 的( ). : 甲 : m∩ l=A,m,l⊂α ,m,l⊄β。 乙 :直线 m,l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 β 相交。 丙 :平面 α 与平面 β 相交 . 当甲成立时 ,乙是丙的 条件 . p是 q的什么条件 . (1)p:a0且 b0, q:ab0. (2)p: 1, q:xy. (2020年 安徽卷 )“(2 x1)x=0” 是 “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