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7.2《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内容摘要:

2、厚 的 自 然 条 件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靠_ 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 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_ _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_ 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合作探究:1在中国地图中找到长江、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师生共同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的优越性及其发达的交通。 (可结合 49页的图 回顾之前学过的长江的相关知识,充分深入 地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 )3完成 51 页至 52 页的活动题,进一步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地形的影响:(2) 4、阿拉伯半岛水资源匮乏 ( )A 地形因素 B 海陆位置 C 洋流影响 D 纬度位置5、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B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C 长江三角 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D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6、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_海,_ (河流)。 (2)该地区的气候以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 6、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 _城市群。 2、 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_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_工业城市,不仅对_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合作探究:1、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口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 借助发达的_和_,这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师生共同读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益”图与资料一,回答问题:此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 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借助发达的 和 , 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 间,就像生活在一个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作“ ”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合作探 8、3)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_ _、_ _、_ _和_ _,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合作探究:小组活动,完成 57 页的活动。 (教师可播 放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景点的视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反馈练习:1、下列区域城市密度最高的是 ( )A 长江上游 B 长江中游 C 长江下游 D 长江三角洲2、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区是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长江中游地区 D 渤海地区3、有人把长江比作一条“龙” ,一条经济发展的“巨龙” ,那么“龙头”是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