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优选学案内容摘要:
2、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学习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 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 2、 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阅读教材 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五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3、 自己编口诀,熟练记忆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 (二)、问题探究1. 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为何叫“甲午战争”。 2. 设想邓世昌在亲自驾舰撞向“吉野”的心理活动。 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4、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4、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 亿元 B、2 亿 3 千万元 C、2 亿两 D、2 亿 3 千万两5、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左宗棠6、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 )A、沙市 B、杭州 C、苏州 D、重庆7、19 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领土面积扩大 B、索取的赔偿数额不断加大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五)、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六)、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 4 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预习第 5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日本企图称霸世界清朝政府腐败国势更加衰弱丰岛爆发黄海大战(邓世昌)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灭)马关条约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优选学案
相关推荐
2、眈眈;_年中亚_国派_入侵新疆,先后占_、_、_,残酷奴役新疆人民。 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事二主”中的“二主”是_和 _,其中_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阅读教材1314,独立制作左宗棠收复新疆大事年表:时间 事 件(二)、问题探究1. 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2. 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 4.
2、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 ,完成下列填空:_年_月至_年_月,_联军为主凶、_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_年他们紧逼北京,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 2、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利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 为什么。 3、对照教材 国割占领土表和 国侵占领土示意图,并完成连线题:1858 北京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40 万1860 改定条约
表示方程 xaN ( a > 0,且 a ≠ 1)的解 . 也可以看作一种运算,即已知底为 a ( a > 0,且 a≠ 1)幂为 N,求幂指数的运算 . 因此,对数式 logaN 又可看幂运算的逆运算。 3.思考交流 p79 归纳小结:对数的定义 lo g (bNaa N b a > 0且 a ≠ 1) 1的对数是零,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对数的性质 log 1aa a > 0且 a
会建立完美的认识结构。 会学:通过自己亲身参与,领会类比和深入研究两种知识创新的 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发现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细胞分裂(多媒体演示) 思考: 细胞分裂的个数 y 与分裂次数 x 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式。 如果已知细胞分裂的个数 y ,如何求它的分裂次数 x ,请写出它的函数关系式。 在问题 2的关系式中
的图像。 :如何由函数 yx 的图像得到函 数 y x a b 的图像。 yx 与函数 y=1的图像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例 国内跨省市之间邮寄信函,每封信函的质量和对应的邮资如表 25: (多媒体课件显示 ) 表 25 信函质量 (m)/g 邮资 (M)/元 20 40m 40 60m 60 80m 80 100m0 20m 画出图像,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 5„„有无数个自然数都比 23 大,那我们能不能说所有的自然数都比 23 大呢。 所以 具体值取得再多,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思考如何体现区间上的所有值。 引导学生利用字母表示数。 生: 任取 12, [0, )xx 且 12xx ,因为 221 2 1 2 1 2( ) ( ) 0x x x x x x ,即 2212xx ,所 以2()f x x 在为增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