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优选学案内容摘要:
2、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学习重点.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入框和正文第一段,回答:1)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点、发展状况、斗争矛头、性质。 2)八国联军的名称、侵华时间、总司令、进犯路线、重要战役。 2、阅读教材 文第二段及小字材料说一说: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清政府又是如何表现的。 导致了什么后果。 3、熟练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 国家。 主要内容。 (二)、问题探究1)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2)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三)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知 4、联合发动 3、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大平天国运动 D、变法运动4、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馆区 5、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九国公约6、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7、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他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A、 B、 C、 D、8、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允许外国驻兵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赔偿白银 两(六)、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七)、作业布置 1、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及完成测验(一)。 2、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6 开始进犯1900、8 进犯北京1901 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优选学案
相关推荐
习热情,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选出一些写下来 . 生:分析、概括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 建构 数学 知识 一.集合的含义和元素的特性: 集合可描述为: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 . 比如 , “ 蓄水量在 100~ 700亿 m3 的天然湖的全体 ” 就构成一个集合 . 其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在上述集合中洞庭湖、鄱阳湖、呼伦湖都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 若元素 a在集合 A中,记作 Aa ;
讨论得到: 在某一个区间内,当 x 值增大时,函数值 y 也增大 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 在某一个区间内,当 x值增大 时,函数值 y也反而减小 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下降趋势。 在众多的函数中,很多函数都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函数的这种性质做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的主题。 函数的这种性质,我们就称为函数的单调性。 (对每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先独立做
、 5„„有无数个自然数都比 23 大,那我们能不能说所有的自然数都比 23 大呢。 所以 具体值取得再多,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思考如何体现区间上的所有值。 引导学生利用字母表示数。 生: 任取 12, [0, )xx 且 12xx ,因为 221 2 1 2 1 2( ) ( ) 0x x x x x x ,即 2212xx ,所 以2()f x x 在为增函数.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 .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 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提出问题: 1.在初中
形( 8)满 足 3x2x+3的全体实数 ( 9)方程 2 10xx 的实数解 评注:判断集合要注意有三点:范围是否确定;元素是否明确;能不能指出它的属性。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 元素。 :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比如:
点,则弦 AB 的长为 ( ) A. 2 B. 4 C. 6 D. 8 2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0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直线1y kx与双曲线 221xy的左支有两个公共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A. ( 2,0) B. ( 2, 2) C. ( 2, 1) D. ( 2, 1] 2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