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内容摘要: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问题 1 单位圆定义法: 设 α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 交于点 P(x, y),那么: 叫做 α 的正弦, 记作 sin α ,即 sin α = ; 叫做 α 的余弦,记作 cos α ,即 cos α = ; yx叫做 α 的正切,记作 tan α ,即 tan α = (x≠0) . 问题 2 终边定义法: 设角 α 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 (x, 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r,则有 sin α = ___, cos α = ___, tan α = ___ (x≠0) ,其中 r= x2+ y20. 问题 3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三角函数值是一个比值,即一个实数,它的大小只与角 α 的终边位置有关,即与角有关,与角 α 终边上 P点的位置无关. 请。高中数学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相关推荐
os 3π2 = xr= 0; tan 3π2 = yx,无意义. 探究点三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三角函数的定义告诉我们,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取决于 x, y的符号. (1)sin α = yr(r0),因此 sin α 的符号与 y的符号相同,当 α 的终边在第 象限时, sin α 0;当 α 的终边在第 象限时, sin α 0. (2)cos α = xr(r0),因此
2、示)社会透视甲、乙、丙三人分别按照约定的投入合伙开了一家远达运输公司,起先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利颇丰。 后来,甲认为自己的业务最多,管理水平最高,强行要求其他两个人都服从他的安排,公司的利润也由他分配。 他还曾经悄悄地把部分利润转到自己的账户,经常粗暴对待乙、丙,并且自作主张把仅有的一辆运输车出借,导致公司长期无法经营。 为此,乙、丙要求甲承担责任,甲不同意。 后来几经协商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汽车速度是 36 千米/小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 10 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 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 短跑运动员速度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题二题面:一辆小车的运动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你能从图中读到哪些信息。 题三题面:某汽车以 36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1 h 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 16s 的成绩获得冠 军,测得她在 50m 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s Cs Ds 题二题面: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 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② 终边不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值不等; ③ 若 sin α 0,则 α 是第一、二象限的角; ④ 若 α 是第二象限的角,且 P(x, y)是其终边上一点,则 cos α =- xx2+ y2.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解析: ① 正确; ② 不正确,举例如 sin 2π3 = sin π3 ; ③ 不正确,如 α
个命题为逆命题或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③四种命题为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 0,2,4个 由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所以在直接证明某一命题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证明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来间接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 反证法与逆否证法的区别: ( 1)目的不同 :反证法否定结论的目的是推出矛盾,而逆否证法否定结论的目的是推出否定条件 ( 2)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