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3学案:111算法的概念内容摘要:
法 3. 计算下列各式中 S的值 , 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 ) ① S= 12+ 14+ 18+ … + 12100 ② S= 12+ 14+ 18+ … + 12100+ … ③ S= 12+ 14+ 18+ … + 12n (n≥ 1 且 n∈ N)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4.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 x2- 5x+ 6= 0 的求根问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能设计一种算法 B. 可以设计两种算法 C. 不能设计算法 D. 不能根据解题过程设计算法 5. 对于算法 : 第一步 , 输入 n. 第二步 , 判断 n是否等于 2, 若 n= 2, 则 n满足条件 ; 若 n2, 则执行第三步 . 第三步 , 依次从 2 到 n- 1 检验能不能整除 n, 若不能整除 n, 则执行第四步 ; 若能整除n, 则执行第一步 . 第四步 , 输出 n. 满足条件的 n是 ( ) A. 质数 B. 奇数 C. 偶数 D. 约数 二、填空题 6. 以下有六个步骤 : ① 拨号 ; ② 等拨号音 ; ③ 提起话筒 (或免提功能 ); ④ 开始通话或挂机 (线路不通 ); ⑤ 等复话方信号 ; ⑥ 结束通话 . 试写出打一个本地电话的算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编号 ) 7. 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为 89, 数学成绩为 96, 外语成绩为 和平均成 绩的一个算法 , 在横线上填入算法中缺的两个步骤 . 第一步 , 取 A= 89, B= 96, C= 99. 第二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 输出计算的结果 . 8. 下面给出了一个问题的算法 : 第一步 , 输入 a. 第二步 , 若 a≥ 4, 则执行第三步 , 否则执行第四步 . 第三步 , 输出 2a- 1. 第四步 , 输出 a2- 2a+ 3. 问题 : (1)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数学人教b版必修3学案:111算法的概念
相关推荐
框来表示,判断框内写上条件,两个出口分别对应着条件成立和条件不成立时执行的不同指令 .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 下列算法中 , 含有条件分支结构的是 ( ) A. 求两个数的积 B.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C.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D. 已知梯形两底和高求面积 2. 函数 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 则 ①②③ 的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 A. ① y= 0; ② x= 0; ③ y= x+ 6 B.
解不到位 例 1 求 2+ 4+ 6+ 8+ „ + 100 的算法 . 错解 算法: S1 计算 2+ 4+ 6+ 8+ „ + 100; S2 输出第一步中的结果 . 错解辨析 对于连加连乘的问题,不能直接得到答案,应当逐步进行 . 正解 算法: S1 计算 2+ 4 得到 6; S2 将第一步的结果与 6 相加得到 12; S3 将第二步的结果与 8 相加得到 20; S4 如此继续下去,
2、题一: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题二: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夹角为 25,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变为120,则平面镜应绕过 O 轴沿_时针(填“顺”或“逆”)转过_。 题三
位不同区域的同学) ( 5)总结一 下区域差异的分布特点。 (答:大致呈带状)这种特点如何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 】略。 【教师介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 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板书】一、空间尺度划分: 【教师介绍 】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 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背 斜 向 斜 一般形态 岩层 向上拱起 岩层 向下弯曲 注意点 对于复杂的褶皱仅从形态上区分是不科学的。 如: 地面 或 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 岩层 中间老,两侧新。 岩层 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 山 岭 谷 地 倒 置 地 形 (差别侵蚀) 成 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 加坚实,不 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 示
剖面呈槽形。 这样一条成熟的河流最终形成。 【 过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流侵蚀作用下,沟谷最终发育成了一条河流,那么,在刚上课时我们留下的问题 A、 B、 C 的名称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是否为我们刚才讲的河流的侵蚀地貌呢。 (不是)那么它们是什么地貌呢。 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 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 河流的堆积地貌 【 介绍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