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教案内容摘要:
剖面呈槽形。 这样一条成熟的河流最终形成。 【 过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流侵蚀作用下,沟谷最终发育成了一条河流,那么,在刚上课时我们留下的问题 A、 B、 C 的名称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是否为我们刚才讲的河流的侵蚀地貌呢。 (不是)那么它们是什么地貌呢。 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 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 河流的堆积地貌 【 介绍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 引导读书】 【 播放幻灯片 7】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85~ 86 部分,思考: 冲积平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在上图中的 A、 B、 C 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A、 B、 C 所表示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 学生讨论回答 】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板书】( 1)冲积平原的组成 ( 2)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 【 教师总结讲解 】 图中 A所代表的就是洪积一冲积平原。 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 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板书】洪积一冲积平原 【 教师总结讲解 】 图中 B 所代表的就是河漫滩平原。 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 节。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教案
相关推荐
背 斜 向 斜 一般形态 岩层 向上拱起 岩层 向下弯曲 注意点 对于复杂的褶皱仅从形态上区分是不科学的。 如: 地面 或 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 岩层 中间老,两侧新。 岩层 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 山 岭 谷 地 倒 置 地 形 (差别侵蚀) 成 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 加坚实,不 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 示
位不同区域的同学) ( 5)总结一 下区域差异的分布特点。 (答:大致呈带状)这种特点如何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 】略。 【教师介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 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板书】一、空间尺度划分: 【教师介绍 】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 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法 3. 计算下列各式中 S的值 , 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 ) ① S= 12+ 14+ 18+ … + 12100 ② S= 12+ 14+ 18+ … + 12100+ … ③ S= 12+ 14+ 18+ … + 12n (n≥ 1 且 n∈ N)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4.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 x2- 5x+ 6= 0 的求根问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板书】 概念、的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过渡】 我们既然知道了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就逐一来学习。 【演示岩石标本】 老师手里拿的这块岩石叫花岗岩,这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岩石之一,人类经常用它作为建筑材料,要使用它铺路几十吨重的坦克都压不坏。 【 将风化的岩石轻轻碾碎 】同学们看,我把这块花岗岩很容易就碾碎了
洋洲 (千立方千米 /年) 径流量 蒸发量 降水量 1)丰歉指标: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 2)一般规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缺乏 注意要求学生分析原因。 (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 3)世界地区差 异: ① 从大洲多年平均径流量看: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注意分析:南美和非洲面积相当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可以用_来解释。 在小孔成像现象中所成的像是_;光在_中传播得最快,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_。 发生日食现象时,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依次是_。 发生月食现象时,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依次_。 题二:美国航天局发现了在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 其中较近的两颗,距离地球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