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7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学案内容摘要:
2、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_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 【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都在这里) 探究 1:(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河流)的下游地区,濒临_和_海,可见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找出南京、扬州、南通、苏州、上海、杭州等城市,观察这些城市的位置特点,可见这里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3)这里依托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_的中枢,并通过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4)如果把长江比作“箭” ,把东部沿海 地区比作“弓” ,那么_ _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这里北连 _地区,南接_地区。 得天独厚的_,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探究 2:认识河流 4、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 上海市 B、江苏省全部 C、安徽省东部 D、浙江省南部2、下列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以丘陵为主 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C、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D、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3、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 (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渤海和南海 D、黄海和东海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里盛产的“鱼” 、 “米”分别指( )A、咸水鱼、玉米 B、淡水鱼、小麦 C、淡水鱼、水稻 D、海洋鱼、玉米【 中考链接】 (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2015 福州)读图 16 及表 1 回答问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500 万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和_,其中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_,经济发展水平_。 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_的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 (3)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 可为广大内陆地区提供的支持有_。 (4)你认为城市应不应该快速发展。 并说明理由。 【本课质疑】 (记下你的疑惑)。(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7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学案
相关推荐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生锈。 (学生讨论)
2、脊”。 (3)青藏地区是许多的发源地的原因。 探究 3:完成 动,认识青藏地区独特的风光。 模拟一次雪域高原之旅(署假)交通工具与线路,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1)行前准备考虑到高原特殊的 自然环境特征,你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为什么。 (2)行程:你可以看到哪些景观。 说出原因。 在旅途中经常见到牦牛,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达标测评】 (懂了,不等于会了)1、 下 列 不 属
2、说法,错误的是( )A、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地域 辽阔C、人口众多 D、世界 第一大经济实体2、1978 年我国最早设立 的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3、进入 21 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世界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B、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C、我国的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D
在相同的 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越慢。 走相同的距 离,甲用了 20分钟,乙用了 21分钟,丙用了 25 分钟,三人中走得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相同 根据四个物体运动的描述,最快的是( ) ( A)一物体 10 秒钟运动 100 米( B)一物体 秒钟运动 200 米 ( C)一物体 200 秒钟运动 米( D)一物体 2020 米用 150 秒
过有关距离和时间的知识。 谁 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你们实地测量过距离和时间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并研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好不好。 ( 二 ) 科学探究 测一测。 ① 谈话:同学们,我们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 ② 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 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跑步测量。 也可以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组织学生进行四驱车比赛测量 (学生进行其他测量也可以 )。 ③
2、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民主制是最自然,也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 (3)“政治的目的是自由”:认为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才能实现平等、自由。 3影响(1)其民主思想中,包含着天赋人权思想和社会契约论色彩。 (2)把自由看作政治目的,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3)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概念阐释“民主”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原意为“多数人的统治”和“人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