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二 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护革命胜利果实。 3颁布1912 年 3 月 11 日,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拓展延伸临时约法制定于南京临时政府准备将大总统职位让于袁世凯之时,表现出革命党人既希望借袁世凯之力使清帝退位,又对袁世凯忠于共和的许诺表示怀疑的矛盾心理。 为防止袁世凯专权,故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与其说是制度上的选择,不如说是斗争的需要,这种因人设法的做法后来产生了不良影响。 拓展延伸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外有列强和袁世凯的重重压力,内有立宪派、旧官僚及一些同盟会成员的分裂、攻讦和掣肘,处境极为艰难。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有着深刻的 5、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教材互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了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和严格修宪程序;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权利的原则。 (岳麓版 )约法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它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2)约法的制定和颁布,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法治和宪政意识,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约法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还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 6、。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教材互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孙中山于 3 月 11 日正式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它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由此确立。 (岳麓版)教材互补临时约法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 它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一度被人们视为民国的象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 8、:“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思考(1)毛泽东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 (2)如何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 ”。 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从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依据。 约法还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 (2)资产阶级企图依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维护 10、责任内阁制能够()A使议会和内阁互相牵制进而避免专权B使内阁总理牵制总统进而避免专制C使议会的选举不受当权者的任何干涉D使国家的权力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答案据约法的规定,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情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的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这样,总统的权力就受到了总理的牵制,进而避免总统实行专制。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 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这体现了( )A分权与制衡的原则B法院独立,不受政府管辖C主权在民的原则D总统对参议院负责答案法、行政和司法分别由参议院、总统和法 12、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因此,A、B 两项可以排除。 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仍十分艰巨,由此可排除 C 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临时大总统有统帅海陆军之权。 第六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第十一条参议院议决暂行法律。 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14、料反映出老辣的袁世凯略施手腕,便使孙中山“调虎离山”的意图落空。 以约法限制袁的权力、“套虎于网”,也就成了革命党人最后的防线。 学思之窗(1)从材料中提取国务员监督和约束总统的有效信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及任免三方面。 (2)回顾必修相关知识,明确监督和约束总统权力的措施。 学习延伸从性质、影响和作用等方面辩证地肯定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同时认识到其不足之处。 基础达标11911 年 12 月 29 日,17 个省的代表聚集于南京丁家桥江苏省咨议局,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 选举结果是孙中山得 16 票,黄兴得 1 票,黎元洪得 0 票。 该结果反映出()A孙中山是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B民主共和的趋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