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二 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学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后的中国,封建势力依然十分强大;资产阶级议会政治无法在中国真正实施等。 (言之有理即可)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洪宪帝制”(1)使帝制程序合法化1913 年 10 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 1914 年,操纵炮制出新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 炮制出新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 (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 年,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的 “二十一条”。 (3)大造帝制舆论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组织“请愿团”,请求变更国体,制造“民意”借口。 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也大造复辟舆论。 (4)操纵国体投票,获得“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 4、果。 (5)“洪宪帝制”确立袁世凯下令 1916 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标志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逆流达到高潮。 教材互补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以国民党为核心的国会进步人士决心制定一部合乎理想的宪法,抵制袁世凯专制。 袁世凯却釜底抽薪,先后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用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 代议共和制被破坏殆尽。 (岳麓版)教材互补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约束袁世凯,从而把中国纳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轨道。 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人民版)2护国运动(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2)经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 6、(1)针对袁世凯不断破坏共和的行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为捍卫共和又采取了哪些形式的斗争。 并举例说明。 (2)有人说“护国运动胜利了”,也有人说,“护国运动失败了 ”,你怎样认为。 请说明理由。 答案(1)和平斗争,如宋教仁的议会政治道路;暴力斗争,如孙中山组织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2)胜利理由: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的国号,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失败理由:国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运动后又出现了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1)原因:“府院之争”,政局混乱。 (2)经 8、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 2护法运动(1)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2)经过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 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举兵北伐。 (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 民主共和制度未真正恢复起来,中国仍处于列强支持下的军阀纷争局面。 重点精讲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有哪些相同点。 (1)背景相同: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而国内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2)目标相同:都反对北洋军阀政府。 (3)方式相同:都进行武装斗争。 (4)性质相同:都是 10、张勋复辟帝制 掀起讨逆运动斗争表现段祺瑞专政 掀起护法运动启示(1)民主和专制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2)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胜,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1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答案题的关键词是直接原因,根据历史知识可知,宋教仁案是其直接原因。 21913 年 2 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 ”这位领导人是()A孙中山 B蔡锷C宋教仁 D黄兴答案答此题的 12、祺瑞组织“讨逆军”,捍卫共和D斗争结果是张勋逃跑,溥仪退位答案祺瑞组织“讨逆军”是正确的,但捍卫共和就不符合历史史实了,他在此后不断破坏民主共和制度,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51917 年 7 月中旬,孙中山发出了“非护约法无以维持国本,非讨国贼无以荡涤瑕秽”的呼吁。 他所说的“国贼”是指()A袁世凯 B张勋C溥仪 D段祺瑞答案917 年,段祺瑞再任国务总理,但他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因此,孙中山掀起了护法运动。 再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约法”,即可判断答案为 D。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内阁成员的组成上,袁世凯本来认为:“革命人才,鲜当人意。 ”因而他开始拟议的内阁名单,“概属亡 13、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也作了些微小的让步。 辛亥革命史材料二唐(绍仪)自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对同盟会非常忠实,与余晤谈之下,知其已向孙中山先生建议,用政治手段来对付袁世凯。 柏文蔚五十年经历材料三“盖责任内阁制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议会负责任是也”,“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请回答:(1)材料一中袁世凯的“微小让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就本材料分析北洋政府的性质。 (2)材料二中唐绍仪的政治态度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的做法。(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二 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学案(含解析)
相关推荐
3、阶级政治运动。 第二次请愿也以失败告终宪章运动因领导人内部分歧走向衰落。 19 世纪50 年代末运动结束教材互补宪章运动的经过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议会一方面断然否决了请愿书,一方面进行镇压,禁止一切集会,逮捕宪章派领导人,取消宪章派的组织,三次运动先后都被镇压。 宪章派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组织内的不团结制约了宪章运动的发展。 1848 年以后,运动逐渐衰落。
的类似现象。 ) 热胀冷缩的应用:使瘪了 的乒乓球变圆,温度计,热气球,汽艇。 防止热胀冷缩:冬天、夏天电线的变化,铁轨间的缝隙,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 板书设计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铜球 热胀冷缩 金属 垫圈 热胀冷缩 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硬币 热胀冷缩 ……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 的性质。 在相同的情况下, 膨胀的体积最大, 较多, 最少。
爆裂。 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可能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的原因。 设计方案。 (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实验。 ( 2)学生交流实验设想,器材,方法,注意事项。 方案(一)把小瓶放到水里,小瓶的盖子要紧,如果空气膨胀,就能顶的盖子动起来。 涨得厉害,瓶盖还有可能跳起来。 方案(二)用一个玻璃瓶, 瓶口 上面 粘 上一张薄纸,把玻璃瓶放在火上烧。 如果空气 膨胀 了
了的乒乓球)谁能先帮我使这 3个踩瘪了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二、鼓起来的乒乓球 指名让一名学生上讲台示范想出的办法,并将鼓起来的乒乓球拿给老师。 (其中两个鼓起来,一个鼓不起来) 学生观察是什么原因鼓不起来。 (因为这一个有裂缝) 师:为什么有裂缝就鼓不起来呢。 学生说自己的猜测。 师:这 只是我们的猜测,那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呢。 分组设计实验,做实验
3、良派的要求相去甚远。 大纲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君主,国民的权利只能得自君主的恩惠。 改良派对大纲中维护皇帝权力、限制议院的规定十分不满,此后他们试图继续通过合法手段争取实现更大程度的民主。 (岳麓版)拓展延伸“新政”客观上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队伍也得以发展,国外的资产阶级新思想也大量涌入,这都进一步加速了清朝反动统治的瓦解,加之“新政”实行过程中大量增加捐税使阶级对抗加剧
方案(一)顶的盖子动起来 方案(二)把瓶口的纸给冲破 方案(三)塑料袋会炸破 方案(四)放入热水 气球鼓 放入冷水 气球瘪 ( 3)通过归纳 学生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受冷体积收缩。 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过会儿又鼓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 ,制作一个小喷泉。 板书设计: 受热 体积膨胀 空气 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受冷 体积缩小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