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做一块卵石说课稿内容摘要: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会发现卵石的相同点:形状都近似球形,表面光滑。 之后,我启发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卵石的形状、分布、形成原因等。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我们也来做一块卵石,了解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转入下面的活动。 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知到卵石的 多种多样,还能通过欣赏卵石活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二)引导学生做一块卵石 本环节我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块卵石需要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 然后我针对学生的设想分析其可行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改进或提出一些建议。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设想的方案做一块卵石。 我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适当进行指导。 做卵石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石块的棱角,可以用手摸一摸,待做完卵石之后,再摸一摸石块。 通过对比,学生会感知到棱角变得平滑圆润了。 第三步:展示学生的作品。 要启发学 生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方法,总结出使石头变圆大约需要哪些外部力量。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做一块卵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石头变圆要经过的一些过程,为推想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原因作铺垫。 教材的插图中展现了做卵石需要的一些材料:石头、砖块、锤子、瓶子、水等。 这些材料由我 和学生共同准备。 书中还显示了学生做卵石可能要经历的几个过程:将石块或砖块敲碎;在地上磨或两块互相摩擦,去掉棱角;把一些棱角明显的碎砖块与水一起放在一个大的瓶子里,盖上瓶盖,使劲摇晃,这些碎砖块由于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慢慢消失了,变成了表面光滑的近似球形的“卵石”了。 教材所提示的方法只是一些活动指向,将石头变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实际活动中我会允许学生选取可能的任何方法,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本环节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引 导学生推想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可让学生用做卵石中使石块变圆的方法类比大自然中卵石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