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癌变》课后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生物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包括 131, 131被人体摄入后,以_(填跨膜运输方式)方式进入甲状腺腺泡细胞中,它可参与_激素的合成。 (2)131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腺泡细胞中的_发生突变,导致甲状腺癌。 体细胞一般能分 裂 5060 次,而癌细胞却能够 _。 (3)在食品生产中,可用一定量射线照射食品来消灭细菌。 其原理是射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_等与生命最密切相关的物质,使微生物死亡。 辐射处理后,射线_(填不会或会)残留在食物中。 (4)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原因是放射性射线能_。 【能力提升】1美国研究人员近期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化疗的同时让实验鼠服用糖尿病治疗药 3、物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乳腺癌细胞的扩散。 近科学家发现名为 基因与癌细胞扩散有关,它主要攻击和分解体内的一种可阻止癌细胞扩散的天然抑制剂。 如果用药物抑制这一基因的作用,癌细胞可被有效控制在原发部位。 下列相关叙述,因负责调控细胞周期,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增多3为探究物质 P 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 P 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 浓度的增加,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 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越明显, P 对癌细胞的作用机制,质 P 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 g/科研单 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 4、 X,据说对肿瘤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作用。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 第二步:_。 第三步: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 5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非常受人们关注,如牛奶过量添加 的事件。 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 似)。 牛奶中过量添加 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1 1 可能引起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 1 可能导致原癌基因突变, 导致细胞癌变可能是引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6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必修 1 课时 25 细胞的癌变课后练习 详细答案【基础过关】1A 5、【解析】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并且能无限增殖;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因此 构发生改变,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备注】无2B【解析】人体的癌细胞能够连续地分裂,该过程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胞内蛋白),线粒体提供能量,同时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备注】无3B【解析】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是三苯甲烷类化学物质,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备注】无4B【解析】无【备注】无5A【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放 射性治疗引发的 死亡不属于编程性死亡;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细胞畸形 6、分化而导致细胞癌变。 【备注】无6B【解析】癌细胞是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体内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但是人体具有一定 的免疫能力,可以及时清除少部分癌变的细胞,只有当癌细胞大量增殖时,才出现癌症症状。 【备注】无7(1)主动运输 甲状腺(2)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无限增殖(3)核酸、蛋白质 不会(4)杀死癌细胞【解析】(1)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甲状腺腺泡细胞,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2)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 (3)射线可以使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发生变性从而消灭微生物,辐射处理后,射线不会残留在食物中。 (4)放射性射线可以通 7、过杀死恶性肿瘤细胞来治疗肿瘤。 【备注】无【能力提升】1C【解析】癌症不会传染,故 A 项错误;癌症的发 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种累积效应,易患癌症的多为老年人,故 B 项错误;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而二甲双胍能抑制癌细胞扩散,可见,它不可能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故 C 项正确;二甲双胍这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不属于致癌因子,故 D 项错误。 【备注】无2C【解析】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因与癌细胞扩散有关,它主要攻击和分解体内的一种可阻止癌细胞扩散的天然抑制剂;癌细 8、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故容 易转移和扩散;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备注】无3C【解析】分析题图中曲线可知,物质 P 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影响癌细胞的增殖,A、B 两项错误;癌细胞可连续分裂,而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所以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C 项正确; 本实验只是设置了物质 P 的部分浓度, 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适浓度, D 项错误。 【备注】无4第一步:将相同的培养液分为相等的两份,一份加入药物 X,另一份不加,并分别标记甲、乙第二步:将等量的肿瘤细胞置于两份培养液中第三步:放在相同条件下培 9、养,观察肿瘤细胞的分裂情况如果加入新型药物 X 的实验中的肿瘤细胞停止分裂,而空白对照组中的肿瘤细胞继续分裂,则新型药物 X 对肿瘤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如果加入新型药物 X 的实验中的肿瘤细胞与空白对照组中的肿瘤细胞一样继续分裂,则新型药物 X 对肿瘤的治疗没有效果【解析】欲观察新型药物 X 是否有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作用,应向培养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新型药物 X,另外选择不加新型药物 X 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两组肿瘤细胞的分裂情况。 根据分裂情况,得出相关结论。 【备注】无5C【解析】 是人体自身能分泌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A 正确;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的正常增殖,B 正确;过量的 1 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说明该物质可能会导致细胞原癌基因突变,但 1 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 错误;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效应,D 正确。 【备注】无6A【解析】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由于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所以癌 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 A 错误;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B 正确;黄曲霉素为可致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 正确;癌细胞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 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