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增殖》课后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该是A. B. C. D.6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 尔基体的功能相同7下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与 关系图像,C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8下列属于 无丝分裂 蛙红细胞的分裂 图是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_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图,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顺序是_。 (2)该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末期,不形成_,而是_凹陷,把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3)在上图中,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填写字母),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发生在_(填写字母)。 (4)图 D 的最大特点是完成_和_。 (5)要想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好是选择图_所示 4、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图甲中的 2N=_。 (4)图乙中细 胞内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 _,引起不同的原因是_,此时有染色体_条,子_个,染色单体_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是图甲中的 _段、图乙中的_ 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数之比为_。 3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 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 完成了复制B.时期核膜、核 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子数目不变D.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必修 1 课时 22 细胞的增殖课 5、后练习 详细答案【基础过关】1A【解析】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即为细胞的相对表面积,相对表面积越大 ,与外界接触越充分,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 【备注】无2A【解析】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该时期主要完成 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备注】无3 A【解析】细胞壁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染色体、纺锤体是在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中可以看到的,中期最明显;细胞膜是各个时期的细胞中都存在的结构,但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赤道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显微镜下看不到。 【备注】无4D【解析】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末 6、期时随细胞分裂而分开。 图中有 2 个中心体,即 4 个中心粒。 【备注】无5A【解析】在分裂间期,制以前,染色体呈细长的染色质丝的状态,如图;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仍然呈细长的染色质丝的状态,如图;在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如图;在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如图;在分裂后期,着丝点一 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如图;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又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如图。 【备注】无6C【解析】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于: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7、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不同,高等动物的中心体参与分裂活动,而高等植物的高尔基体则在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备注】无7B【解析】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后期, 表示间期 制时; 制后及前期、中期; 表示着丝点分开 ,发生在后期; 表示后期、末期,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备注】无8C【解析】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和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均为有丝分裂;大肠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青蛙红细胞的分裂为无丝分裂。 【备注】无9(1)动物 DB ACE(2)细胞板 细胞膜(3)A、B、D C(4)子的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A(6)6【解析】(1)图中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所以为 动物细胞有丝分 8、裂的示意图,A、B、C、D、E 分别代表中期、前期、后期、间期、末期,所以进行有丝分裂的顺序是DBA CE。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向内凹陷而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3)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所以图中的 A、B、D 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图 D 为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6)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加倍后又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所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中的相同, 9、为 6 条,可通过中期图数出。 【备注】无【 能力提升】1C【解析】图甲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中 为有丝分裂的间期 制后及前期、中期,所以图甲对应图乙中的 ;图甲中的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核糖体在有丝分裂间期活动旺盛; 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而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 减半。 【备注】无2(1) 胞板 核仁 纺锤丝(体) 染色体 细胞壁(2) (3) 6(4)、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12 12 0(5) 1:2:2【解析】图甲中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图乙中、 、 、对应的分裂时期依次为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前期,为末期结束分裂为 2 个子细胞。 染色单体在间期形成,在后期消失。 染色体在中期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所以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 由图 I、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有 6 条染色体,在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在末期结束后,细胞分 裂成 2 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恢复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数均与体细胞内的相同。 含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子数:染色单体数=1:2:2,不含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1。 【备注】无3B【解析】无【备注】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增殖》课后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种的分法,数没数具体有多少种。 生:大概十多种。 师:分出的结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每一种分法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 生:因为不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分的。 师:那你认为分类时首先应该做什么。 生:首先要 知道自己想根据什么来分类。 师:对,也就是先要确定一个标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板书:确定标准) 4.总结提升 师
活动二:给文具分类 ( 1)教师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让我们看看能用几种方法分。 看看哪个小组分类的方法最多。 ( 2)学生动手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师会问:“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用了多少种方法。 ”“还有哪些分法。 ”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 方法梳理:并让学生明白分类时要确定一个标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教师边说边(板书:确定标准)
金属的来分 类; ........) 方法梳理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种的分法,数没数具体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引导学生归纳:用途,价格,形状,颜色,材料 .......) 5.总结提升 师:刚才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给文具进行了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有什么好处。 (容易找到,节省时间。 如果买东西的人多,商店老板可以很快找到顾客要买的东西,提高效率,能挣更多的钱。 美观好看。 ) 师讲述
说说自己的调查情况。 师:谁还有补充。 学生补充。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师:同学们调查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特别多,而且很有价值,下面请同学们给文具分类。 板书课题:给文具分类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给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 自由 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 展示自己的
,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不明飞行物( UFO)、含羞草、间蜂猴、雨后彩虹等等用图片呈现 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用实验呈现 延伸:让学生分组查找一种感兴趣的奇异自然现象的有关资料,装订成一份班级资料进行交流。 (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 (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 对学生的问题只作交流,不作深入的理解或回答 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生 2:我知道利用沙漏能做到重复计时,但计时周期短 学生 3:我在网上见过水钟的图,是立体的。 ............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 改 (三) 探究日晷原理 (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 (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 把 “日晷 ”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