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后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3、00 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时间/天 1 2 3 4 10 30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0 0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1)此实验可说明细胞核的什么功能。 _。 (2)有核部分在 30 天内仍有一定的细胞死亡,其原因是:_;_。 (3)培养一天后的结果,是否能说明在第一天中无核部分的生活力比有核部分的生活力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_。 (4)细胞核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你能针对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吗。 _。 必修 1 课时 11 细胞核系统的 4、控制中心课后练习 详细答案【基础过关】1B【解析】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细胞核是 双层膜结构,含有磷脂;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主要性状, 还有少数性状受细胞质基因控制。 【备注】无2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推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仁有关,但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由此可以推测:核仁可能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备注】无3A【解析】核膜是生物膜之一,属于生物膜系统,它由两层膜构成,即 4 层磷脂分子;是染色质,它是真核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因为原核生物和病毒无染色质;核仁与某种 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 子不会出细胞核。 【备注】无4A【解析】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物 5、质和能量;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核中含有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与细胞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细胞若失去完整性其寿命将大大缩短。 【备注】无5C【解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 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所以实物模型应把表达对象的特征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也 6、可以建立曲线图。 【备注】无6(1)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可发挥作用(2)没有营养物质和 能量供应(3)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解析】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指导细胞质内蛋白质的合成。 去掉细胞核的变形虫体内仍有一部分蛋白质能发挥作用,故能短期生存;但单独的细胞核因得不到营养物质和能量,不能单独生存。 【备注】无【能力提升】1A【解析】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所以嫁接后的伞藻所长出的帽应该是菊花形帽。 【备注】无2C【解析】失去了细胞的完整性,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内的各种结构都不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7、;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 ,共同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但是细胞质的生命活动还受到细胞核的控制。 【备注】无3(1)控制代谢(细胞核的重要作用)(2)实验操作使部分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其中一些细胞死亡 部分细胞的正常衰老、凋亡(3)不能。 培养一天后的结果 差异,应是统计误差,由统计的样本不够大造成(4)红细胞在形成时,其代谢程序已由有核的造血千细胞确定;或为红细胞含有的血红蛋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以加强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运输(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解析】(1)由表格中信息可知,无核组培养三天后就全部死亡,2)有核组在培养 30 天内也存着一定细胞的死亡,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受到创伤而死亡;细胞正常衰老死亡。 (3)培养 1 天的结果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培 养时间太短,统计可能出现误差,尤其是试验样本数太少。 (4)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与其携带氧、运输氡的功能相适应,成熟的红细胞失去了细胞核,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容纳血红蛋白,以提高运输氧的能力。 【备注】实验的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原则之一。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如上述题中,有细胞核与无细胞核就形成了对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