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点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主张以_为中心而不是以_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_和尊严。 (2)反对教会宣扬的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_、_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_和_,追求知识。 4表现(1)文学领域薄伽丘: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_ ,这部书通过故事的讲述,抨击了_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_,主张发展_。 但丁:在其长诗_中,率先对_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代表作是_ ,最早提出要以“_”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_”。 (2)艺术领域_等艺术大师的许多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_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5影响_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4、读和_,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4影响(1)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_控制的新教各派,新教纷纷简化了_,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_高于教会。 (2)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_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知识点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工商业主掌握了城市的权力各城市重视工商业,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地处地中海的航运中心,对外贸易便利意大利国内市场广阔A B C D2随着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下列哪些不是他们的要求和希望()A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B重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 6、()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达芬奇6 最后的晚餐 圣母子 西斯廷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这三幅作品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西斯廷圣母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D都表达了作者对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赞美7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 ,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A B C D知识点三宗教改革816 世纪马丁路德的思 8、治构架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尊严和价值观得到广泛的弘扬。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图一 图二图三材料一图一为公元前 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 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材料二图二为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 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材料三图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像维纳斯这样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 (2) 10、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对圣经的态度是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 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清单一、励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2(1)手工工场主商人金融家(2)教会(3)财富现世的享乐神学说教二、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产阶级思想3.(1)人文主义人神价值(2)禁欲苦行自由幸福理性科学4.(1)十日谈封建道德人类平等人的个性神曲教会歌集人的学问人文主义之父(2)达芬奇人类世界建愚昧人生活的世界三、1.(1)文艺复兴改革教会(2)天主教会(3)1517赎罪券德九十五条论纲3.(1)信 12、穿在当时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中。 A、B、C 三项均是对作品的正确评论。 7A中英国应为意大利;中莎士比亚应为彼特拉克;中但丁的作品是神曲;正确。 8C宗教改革后确立的新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实质上反映了教会与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故选 C。 9A欧洲宗教改革领导人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 10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贡献在于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综合运用11(1)思想: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 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 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说明:如答“特殊的地理环境”亦可。 ) 13、(2)变化:从材料二的无视人体之美到材料三的极力赞美人体之美。 原因:14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要求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3)薄伽丘:十日谈 ,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说明:如举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结合人文主义的内容进行回答;第(3)问根据所掌握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回答,注意答案的准确性。 12(1)社会思潮:人文主义。 主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 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2)以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为准,服从于圣经的约束,不盲目听从教会说教。 (3)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点练习(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