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音乐之声》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 他 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1960 年后被改编成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965 年,电影在全世界发行。 2、剧情梗概: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音乐的姑娘玛利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 特拉普上校失去了妻子,他像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的管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玛利亚来了以后,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歌声,受到孩子们的爱戴,也改变了上校的沉闷心境 4、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语注音。 忏悔( ) 砰然( ) 猛省( ) 虔诚( ) 嬷嬷( ) 弥撒( )2根据拼音写汉字 ) ) )立 )思 山 ) )视3成语填空流( )忘返 鳞次( )比 通( )达旦 顶礼( )拜固执( )见 忍( )不禁 众说纷( ) 按( )不住4、仿下面例句形式写句子。 例:我的心像在石头上翻滚的溪水一样欢笑,像初试歌的云雀通宵达旦的啼唱。 仿: 【合作探究】5、本文的内容梳理。 6、文章第一个场景写景有什么特点,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7、由文章的第一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到玛丽亚具有怎样的性格 7、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11在众修女的眼中,玛丽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12为什么众修女说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 13“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院长的这句唱词该怎样理解。 【主题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68 题:岗下。 晨光下,十几里路周围田野、村头、大路、荒山、屋顶、树梢,全都是手执武器的男女老少的乡民,打着各乡的旗帜,像铁桶一般地包围着山岗。 远处,三元庙前的旗杆顶上爬着一个人麦宽,他手里拿着三星令旗。 麦宽挥旗喊:“报 9、为这样的比榆恰当吗?为什么 ?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提示:结合语境,这两个比喻句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18:乐之声,品评译名。 世界各国的人们在译名上曾发挥想像力, 做了多次再创作。 香港的译名是仙乐飘飘处处闻,强调影片中优美动听的歌曲;台湾的译名是真善美,道出该片的真谛;埃及的译名是柔情蜜意;葡萄牙的译名是心灵深处的音乐;泰国的译名是天 乐的魅力;西班牙的译名是笑与泪;阿根廷的译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侧重刻画女主角的性格;德国的译名是我的歌,我的梦当你欣赏完这部影片之后,请你品评一下,你最喜欢哪一个译名。 你还有更好的译 11、丽亚情感丰富,心灵美好,天性自由活泼,对音乐有非常强烈的热爱和天赋。 8、在修女的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玛丽亚自由的个性,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的,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 她们对于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9、第一个场景和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院长和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是侧面描写。 10、环境描写:“巍巍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 高高的山颠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 ”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映衬的主人 12、公的心情。 同学们自己试着把其它描写找出来。 14、D 15、三元里“平英团”痛击英军 16、点明中心17、略 18、略 19、略第四单元测验1、 2、万恶不赦 通宵达旦 众说纷纭 传宗接代 3、 D 4、哈姆雷特 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5、莫里哀悭吝人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果戈理死魂灵6、示例: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初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