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公输》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墨子及墨子墨子,(约前 468前 376)名翟,鲁人 4、) 楩楠( )( ) 请说之( ) 长木( ) 公输盘( ) 见我于王( ) 禽滑厘( ) 2、解释下列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 ) 子墨子九距之( )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公输盘诎( )3、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4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5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 6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请献十金( ) 荆之地方五千里(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 (2)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 ) 见公输盘( ) 请说之( ) 胡不见我于王( )不可谓知类( )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为与此同类( ) 然臣之弟子禽 7、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精读精练】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万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 楩楠豫章,宋无长木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3.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 _记述墨 子_的辑录。 褐( ) 犀兕( 9、则何如?”曰:“不可,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黄河以南)B河东凶亦然(饥荒)C. 王好战(善于)D填然鼓之(战鼓)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的,指河内的)B河东凶亦然(这样,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 或百步而后止(有的)D王知如此(这个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性质 相同)20翻译下面句子。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_21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 【拓展提升 11、。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 21 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 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 22 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 23 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 24 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 25 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 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