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点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的主流。 知识点一从“无为”到“有为”1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主要来自()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2西汉建立六十多年后,仍然存在的社会危机不包括()A分封的同姓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B土地兼并越来越剧烈C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统治D秦朝的残余势力仍然进行反抗3 史记记载,汉景帝时,太后“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 ,景帝“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但武帝即位后,便罢百家,尊儒术。 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汉武帝的个人喜好 B汉武帝雄才 4、B “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 “大一统”思想知识点三儒学成为正统8汉武帝采取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颁布推恩令重用文学儒者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 BC D9下图为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汉代熹平石经五经书影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儒家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 BC D10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 8、 项所体现的问题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就已经不存在了。 3D汉初国力薄弱,统治者不得不吸取道家“黄老”学说,实行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有了大一统的经济基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便“罢百家、尊儒术”。 A、 项是汉初“无为”的原因。 4D是新儒学的基础,中的一些思想,被董仲舒吸收并加以改造,从而形成新儒学。 5C材料主张灭绝与孔子思想不同的其他学说,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A是孔子与董仲舒思想的相似之处,是孟子的思想。 故排除带有的选项,答案为 A。 7D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大一统”思想正好适应 9、了这一要求。 8C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直接的作用”。 颁布推恩令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不是直接的关系,其他各项符合题意。 9B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而非唯一思想。 此题容易误选 A,因为审题不仔细往往不注意中的“唯一”两个字,马虎地认为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而认为其是正确的。 10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 ,主要是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提出了“大一统”思想,适应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的需要,故 C 项不正确。 综合运用11(1)董仲舒。 (2)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3)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 11、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2)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3)汉武帝的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要点(1)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2)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二、学习延伸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答案要点(1)思想:“三纲五常”思想。 (2)看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 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落后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