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对点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德即知识”1背景(1)_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_。 (2)_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_,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思想主张(1)倡导“_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_,美德来自于知识,即“_”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_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_”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1)著作:_。 (2)主张:根据_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_,为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人家。 ”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尚品质,应受到国人谴责。 ”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 D柏拉图4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知识点二“美德即知识”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神的重要性B人的伦理道德C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D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秩序6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 中国古代最新海量 6、10亚里士多德提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主要体现了他()A非常尊敬老师柏拉图B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C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D对真理的追求精神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 8、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古希腊某哲学家材料三“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 10、尺度(2)自由人为(3)判断标准二、1.(1)智者学派道德(2)雅典(3)道德价值观2(1)有思想力(2)美德美德即知识(3)教育3人三、1.(1)理想国(2)智慧品德(3)理性思考理性主义2自然界人类生活人类对点训练1D由图片可直接感受到 A、B、C 三项的正确性,但 D 项说法太绝对。 2A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3B从两位同学不同的态度和感觉方面考虑,强调了人的不同感受,与智者学派观点相近,即与普罗泰格拉的观点相近。 4D智者学派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的主题,从而被称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B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 11、的重要问题。 A 项与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均不符。 C、D 两项分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6A通过材料中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知识渊博” “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 ,可以判断,与中国的孔子相类似。 7C苏格拉底临死不忘学习知识,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美德即知识”的主张。 项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8本题以“is 切入点,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设置新情境,巧妙地将英文翻译和历史学习能力结合起来。 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英文“is 汉语意思是“美德即知识” ,然后再现已学过的知识,即可判断该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对照选项,A 为孔子,B 为朱熹,C 为苏格拉底,D 为柏拉图。 9A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关 13、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普罗泰格拉。 局限: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苏格拉底。 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 教材习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方法点拨对这句话进行全面透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答案要点(1)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将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 (2)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 14、,不利于建立真正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 【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思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要点(1)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2)不同点:背景不同:智者学派和雅典的民主政治高峰相伴;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内容不同:在普罗泰格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 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影响不同: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 18 世纪的启蒙思想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二、学习延伸想一想,孟子的思想与古代希腊哪位思想家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要点孟子提出人们应该以爱人之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人应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