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内容摘要:
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 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 观察能力:学习用目测方法观测风向、风力,用测力计测力。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 实。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相关推荐
) ,饮用时会觉得有 ( ) 味。 2. 才能发现哪种配方是最好的。 二、我会选。 1.空气在水中 ( )溶解。 A、不能 B、能够 C、不一定 2.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 ( )的方法溶解的。 A、打入 B、加压 C、减压 三、小法官。 1.在制作饮料时,为了颜色漂亮,可以多加色素。 ( )
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 ”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 “逻辑推理 ”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 “生活经验 ”,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 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 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3、作品大多线条粗犷、_、色彩明快,富于_。 代表a荷兰凡高被称为“_” ,代表作向日葵。 b法国_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三、现代主义美术1背景(1)20 世纪的_,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_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3)_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特征反_和反_,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_” ,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
解,食用油、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或者具体记录物体名称) 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名称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 、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认识量角器 (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 ( 2)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 3)说说你的发现,有疑问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 4)小结(课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①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内圆的数字称为内刻度线 , 外圆的数字称为外刻度线。 ③ 以右边 的 00 为起点 ,起点处的 00 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 00 的刻度线。 同桌相互操练。
是一道按程序写含有字母式子的练习。 练习时 , 可指导学生完成第 1 小题 , 使学生掌握方法后 , 再放手完成其他练习。 练习过程中 , 要重点指导运算顺序与括号的使用。 14 题是借助日历中的规律练习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 练习时 ,可先引导学生研究蓝色块 中 9 个数之和与它的中心数的关系,然后再推广到其他数。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蓝色块中 9个数之和是它中心数的 9 倍。 然后,移动色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