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步骤内容摘要:
解,食用油、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或者具体记录物体名称) 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名称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 、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二: 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步骤
相关推荐
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 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
) ,饮用时会觉得有 ( ) 味。 2. 才能发现哪种配方是最好的。 二、我会选。 1.空气在水中 ( )溶解。 A、不能 B、能够 C、不一定 2.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 ( )的方法溶解的。 A、打入 B、加压 C、减压 三、小法官。 1.在制作饮料时,为了颜色漂亮,可以多加色素。 ( )
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 ”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 “逻辑推理 ”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 “生活经验 ”,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 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 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2.认识量角器 (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 ( 2)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 3)说说你的发现,有疑问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 4)小结(课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①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内圆的数字称为内刻度线 , 外圆的数字称为外刻度线。 ③ 以右边 的 00 为起点 ,起点处的 00 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 00 的刻度线。 同桌相互操练。
是一道按程序写含有字母式子的练习。 练习时 , 可指导学生完成第 1 小题 , 使学生掌握方法后 , 再放手完成其他练习。 练习过程中 , 要重点指导运算顺序与括号的使用。 14 题是借助日历中的规律练习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 练习时 ,可先引导学生研究蓝色块 中 9 个数之和与它的中心数的关系,然后再推广到其他数。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蓝色块中 9个数之和是它中心数的 9 倍。 然后,移动色块
b c 分别表示这三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板书:( ) .c=a.() 学生独立列式 计算。 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 全班 交流:重点观察比较36 640 7 和 36( 640 7) ,问:你 有什么发现 学生尝试 : a 65 87=□ (65 87) 24 (□ b)=( □ 18) □ 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小组内交流,使每个学生有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