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2《海陆的变迁》精品学案内容摘要:
2、界最高山峰是_。 2、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原因是_3、欧洲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读课本 解大陆漂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大陆漂移假说是 20 世纪初由_提出的。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_的庞大陆地,被叫做_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2、读图 2解大陆漂移的过程遥相对应,经实地考察,终于在_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读图 2出六大板块的名称:_、_、_、_、_、_。 6、一般来说,板块的_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_,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 ,地壳_。 学习任务 三:阅读课本 36 及图 2记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 并能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 4、带地壳比较稳定 D、板快与板快交界的地带多火山地震3、下列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埃及苏伊运河的形成4、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 )A、亚欧板快 B、太平洋板快 C、印度洋板快 D、南极洲板快5、关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集中分布在各板块内部 B、火山分布与地震分布没有关系C、与世界两大山 脉的分布大致一致 D、包括了世界上发生的所有地震6、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是( )A、 火山作用 B、拉伸作用 C、地震作用 D、挤压作用7、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8、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断裂陷落 地表隆起 形成高大山脉 形成新的海洋 A BC D 9、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壳抬升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 轮廓相似板块断裂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2《海陆的变迁》精品学案
相关推荐
最新海量高中、水的变化与分布学习目标:、冰雹等,统称为。 据单 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 、 等不同等级。 二、8 页比较:图回答:降水_,两极地区降水 ,_降水少 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_,最贫乏的地区是_小结提纲:知道降水的类型与等级,能会分析一个地方降水季节变化的差异;了解世界降水量 分布情况。 反馈练习: ) ) B. 雨夹雪 C. 冰雹 D. 降雨4.
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 学习 的效率。 练习的设计有层次,培养 学生 综合运用 知识 的能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信息窗 2: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 比例 第 2 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啤酒生产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用图来表示两个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 ]紧密联系第一个红点中的情境
2、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三、课堂达标:500米,乙地的海拔 500米,甲、乙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1500 米 B、500 米 C、100 米 D、1000 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 B、 C、 D、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 下列的( )A、盆地 B、鞍部 C、山顶 D、地形图上
2、5、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 也叫 ,经线指示 方向。 6、 线的经度为 0,是经度的起始线。 7、 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8、东、西半球的划分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9、人们规定,全球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 三、概括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科学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8 分钟)纬线 经线定义形状特征长度特点指示
1、最新海量高中、例尺、方向、运用地图辨别 方向,量算距离重点难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读图、用图自主学习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 比例尺(1)概念:表示_比_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_,如(3)表示形式 _,如 1:4000 或 140000_,如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80 千
3.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成果。 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 为什么。 4.归纳总结。 老师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一个表格,看同学们能不能填写出来。 电脑出示表格 图形 特点 体积公式 侧面积表面积公式 圆柱 圆锥 二次备课 批 注 5.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