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1)内容摘要:
2、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评和意见,从而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之后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政策,下令奖励农桑,发展农业生产。 还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向下又开启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 那么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呢。 当时的社会又繁荣到何等景象呢。 请看第三课,开元盛世。 讲授新课一、开元之治请同学们阅读 12 至 13 页顶头的内容,找出唐玄宗在刚任皇帝时,在政治上,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并想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 4、在三方面,那三方面呢。 第一,农业;第二,手工业;第三,商业。 下面我们看第一方面1、农业发展修建了 40 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大量栽培早稻,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已经出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那么,此时又出现了哪些先进农具呢。 (曲辕犁、筒车)。 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途吗。 (翻土、灌溉)。 接着。 2、手工业发达看课文请同学们观察 14 页的“唐朝穿裙衫的妇女”,并结合“动脑筋”: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陶瓷页在唐朝有着重要发展。 请同学们看 14 5、 页的彩色图片,结合“自由阅读卡”,回答:唐朝最为有名的陶瓷品种是什么。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 过渡讲解:看到了这么多精美的饰品,你们是不是惊叹不已呀,现在我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长安城,去领略它宏大的规模、富丽的装扮和繁荣的商业吧。 3、商业兴盛请同学们看课文 15 页的内容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如果你去游览,你会参观哪些地方,在途中你可能会遇到哪些人。 (有少数民族的人吗。 有外国人吗。 )(说明:此问题的设置主要是想让学生知道长安城中“坊”为居民区,“市”为商业区,当时的长安城人口上百万,比我们现在镇江市市区人口还多。 贸易兴盛、交往频繁,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这段时。(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1)
相关推荐
3、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化学性消化 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食盐(属于无机盐) 、葡萄糖、维生素属于小分子的物质,所以不经过化学性消化能够 直接被小肠吸收,而淀粉、芝麻油(属于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化学性消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哪一项不是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A
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多少度 ?若∠ A=33186。 呢 ? A B A B O A B C O D ② 做完第 (1)小题你是否发现了什么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 ,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重于点 O, ①比较∠ EOM 与∠ FO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②∠ EON 与∠ MOF的和是多少。 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的,不要忘记逢 60 进一或退一 角为 ∠ x ,则它的余角可以表示成
2、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请认真观察课本第二页方框左边的图。 生:(积极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师:我们可以看到龙舟宽敞的大殿上,舞女在唱啊跳啊,忙得不亦乐乎。 统治者正过着奢侈的生活,真是歌舞升平啊。 然而在龙舟的底下,一群瘦弱的劳役一边艰辛的劳作着,一边用恐慌的眼神偷瞄着将军,生怕在一旁监视他们的将军一不高心就毒打他们。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思考回答。 师:一边是统治者的纵身享乐
在图 (b)中,在 角 内引两条射线时,图中共有( 1+2+3)个角; 在图 (c)中,在 角内引三条射线时,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如果在角内引 n 条射线( n为自然数)时,则共有几个角。 (a) (b) (c) 五 、自我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是有哪些收获。 六 、作业 : P6练习的 3 题; 习题 A、 B组 . E B D A C D A B C O 我的困惑: 反思 167。 1
2、善、对科举制的评价。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诗词辅助法、讨论法、讲述法和启发诱导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今天我们习惯上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那么,这些叫法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天可汗”;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 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