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大高层建筑施工期末考试小抄总汇内容摘要:

编制构件制作指示书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内容。 答: 1)标准、规范、技术、加工装备要求; 2) 人员资质、资格,质保体系; 3)各类检查表格。 C. 常用的支撑形式有哪几种。 答: ( 1)锚拉支撑;( 2)斜柱支撑;( 3)短桩横隔支撑;( 4)钢结构支护;( 5)地下连续墙支护;( 6)地下连续墙锚杆支护;( 7)挡土护坡桩支撑;( 8)挡土护坡桩与锚杆结合支撑;( 9)板桩中央横顶支撑;( 10)板桩中央斜顶支撑;( 11)分层板桩支撑。 2.常用集水坑排水有哪几种方法 ? 答: (1)明沟与集水井排水; (2)分层明沟排水; (3)深层明沟排水; (4)暗沟排水; (5)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积混 凝土施工时,应采用哪些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 答: 1)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 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 7d,跳仓接缝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4.成墙质量的检查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答: 成墙质量的检查是指对一整道混凝土连续墙的质量进行一次总的检查。 其项目有:①墙段墙身混凝土质量的检查;②墙段与墙段之间套接质量与接缝质量的检查;③墙底与基岩接合质量 的检查;④墙身顶留孔及埋设件质量的检查;⑤成墙防渗效率的检查等。 D. 打桩的控制原则是什么。 答: ⑴桩尖位于坚硬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作参考;⑵贯入度已达到而标高未达到时,应连续锤 3阵,其每阵 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⑶桩尖位于软土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作参考;⑷控制指标已符合要求,其他指标有偏差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处理。 ⑸贯入度应通过试桩与有关单位确定。 答: 1)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当桩顶设 第 8 页 共 20 页 8 计标高与场地标高相同时, 打桩完毕进行验收;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场地标高需送桩时,在每一根桩的桩顶打到场地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打完并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作检验; 3)桩基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 ; ; ;。 答 : ①桩垂;②桩架;③动力装置。 答: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 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 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的。 答: ⑴按裂缝部位划分:黏着裂缝、水泥面裂缝、骨料裂缝;⑵按裂缝的起因划分:由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由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由变形引起的裂缝;⑶按混凝土裂缝深度划分:贯穿裂缝、深层裂缝、表面裂缝;⑷按裂缝宽度划分:微观裂缝、宏观裂缝。 答: 1)降低浇筑温度及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混凝土原材料的预冷却、降低水泥水化热。 2)提高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 ①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不大于 %;②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采用二次投料法及二次振捣法,加强早期养护,并在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以提高混凝土湿度和早期龄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③在大体积混凝土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在应力集中(如界面突变或转折处,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处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①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降低约束程度,并较少每次浇筑 长度的蓄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②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岩石地基,或基础与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滑动层,在垂直面、键槽部位设置反冲层,可用铺设 30~50mm厚沥青木丝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③采用合理的平面和里面设计,避免截面突变,从而减小约束应力。 4)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5)混凝土混合物中掺入膨胀剂: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 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 答: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 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 脆性材料 ,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 1/ 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 ~ ) 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 ~ ) ,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 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答: 温控指标应符合规定: ⑴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 50176。 C; ⑵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 25176。 C; ⑶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176。 C/d; ⑷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 20176。 C。 答: 挡墙包括挡墙和支撑两部分,挡墙的主要作用是挡土,而支撑的作用是保证结构体系的稳定,它还具有一定的当水作用,便于有效施工,若挡墙足够强,即可满足开挖施工稳定的要求,迅速便捷、经济实用。 中,如遇到井, 且已淤 填并不 密 实情况时,如 何处理 ? 答: 地 基 开 挖 程 中,如遇到井 已淤 填 但 不 密 实情况时 , 可用大块石将下 面 软土 挤 紧 , 再用上述办法 回 填处理, 若井 内不能 夯填 密实 时, 则可在井砖 圈 上 加 钢筋混凝土 盖 封口, 上部 再 回填 处。 ,如遇到局部软硬地基, 如何处理。 答: ( 1)若基础下局部遇基岩、旧墙基、老灰土、大块石或构筑物尽可能挖除,以防建筑物由于局部落于较硬物上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建筑物开裂,或将坚硬物凿去 30~ 50cm深,再回填土砂混合物夯实。 (2)若基础部分落于基岩或硬土层上,部分落于软弱土层上。 采取在软土层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 (或支墩 ),或现场灌注桩直至基岩。 基础底板配适当钢筋,或将基础以下基岩凿去 30~ 50cm深,填以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作垫层,使能调整岩土交界部位地基的相对变形,避免应力集中出现裂缝,或采取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来克服地基 的不均匀变形。 ( 3)若基础落于高差较大的倾斜岩层上,部分基础落于基岩上,部分基础悬空。 则应在较低部分基岩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 (墩 ),中间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或将较高部分岩层凿去、使基础底板落在同一标高上,或在较低部分基岩上用低标号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填充。 ,如遇松土坑在基槽内且较小时,如何处理。 答: 将坑中软弱虚土挖除,使坑底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底的天然土压塑性相近的土抖回填,当天然土为砂土时,用砂或级配砂回填,天然土为较密实的粘性土,则用 3: 7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天然 土为中密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积粘性土,可用 1: 9或 2: 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么。 答 :( 1)挡土墙。 ( 2)作为测量的基准。 ( 3)作为重物的支承。 ( 4)存蓄泥浆。 第 9 页 共 20 页 9 点。 答: ①如何在各种复杂地基中开挖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槽孔;②如何保证槽孔在开挖和回填过程中的稳定;③如何用事宜的材料回填到槽孔中,形成一道连续的、不透水的并能承受各种荷载的墙体;④如何解决各个墙段之间的接缝连接问题。 答: 工程规模和特点、水文地质和周围情况及其它说明。 挖掘机械等施工设备的选择。 导墙设计 单元槽段划分及其施工顺序 预埋件和与内部结构连接的设计和施工详图 泥浆配制 钢筋笼加工 砼配制供应和浇注方法 动力供应、供水、排水设施工 施工平面布置 1工程进度计划 1安全措施、质量措施、技术组织措施等。 16.地下连续墙的 优点是 什么 ? 答: (1)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 (2)墙体刚度大。 (3)防渗性能好。 由于墙体接头形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地 下连续墙几乎不透水。 (4)可以贴近施工,可以紧贴原有建 (构 )筑物建造地厂连续墙。 (5)可用于逆做法施工。 ( 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 (7)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 优缺点 是什么。 答: ( 1)优点:①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②墙体刚度大;③防渗性能好;④可以贴近施工;⑤可以逆作法施工;⑥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⑦可用作刚性基础;⑧占地少。 ( 2)缺点:①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施工难度很大;②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③地 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他所用的费用要高些;④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 ,成墙质量检验的项目有哪些。 答: 成墙质量的检查是指对一整道混凝土连续墙的质量进行一次总的检查。 其项目有:①墙段墙身混凝土质量的检查;②墙段与墙段之间套接质量与接缝质量的检查;③墙底与基岩接合质量的检查;④墙身顶留孔及埋设件质量的检查;⑤成墙防渗效率的检查等。 下连续墙施工中泥浆的作用是什么。 答 :护壁、携渣、冷却和润滑钻头及减少钻进阻力。 工前 的准备工作中,现场情况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 现场情况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下述问题: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和进行组装的可能性,挖槽时弃土的处理和外运,给排水和供电条件;地下障碍物和相邻建(构)筑物情况;噪声、振动和污染等公害引起的有关问题等。 ,应着重解决哪四方面的问题 ? 答: (1)如何在各种复杂地基中开挖出符合设计要求 (如几何尺寸、偏斜度等 )的槽孔来 ? (2)如何保证槽孔在开挖和回填过程中的稳定 ? (3)如何用适宜的材料回填到槽孔中,形成一道连续的、不透水的并能承受各种荷载的 墙体来 ? (4)如何解决各个墙段之间的接缝连接问题 ?。 ? 答: (1)按照成墙方式分为桩柱式槽板式和组合式。 (2)按照用途分为防渗式、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