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敏论文 11112(2)内容摘要:

祝敏论文 11112(2) 学科代码: 050406 学 号: 200940124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学 院: 艺术学院 专 业: 美术学 班 级: 09 美本(3)班 学生姓名: 祝敏 指导教师: 代国娟 2013 年 4 月 20 日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目录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前言.术中色彩的含义和特点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起源)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美观念的现代转化下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材料下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西融合促进现代形式语言下色彩的运用4(五)传统工笔花鸟画色彩同现代工笔花鸟画色彩的比较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启示结7致谢8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里学院 艺术学院 美术学 2009 级本科(3)班 贵州 凯里 556011)摘要:中国工笔花鸟画历史源远流长,而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在不断地传承中积累形成了一套色彩理论体系。 回望历史,历代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形式也是各异的,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经历了由单纯到绚烂,再转入淡雅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运用;经历of of 3) 56011)to of of of as a in to a of in of of is of of by to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0前 言在历史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在唐代以前基本上还没有具体的分科。 中国画的成熟以人物画的成熟为标志,而花鸟画的绘画技法是从借鉴人物画的技法开始的。 关于花鸟画的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自从工笔花鸟画种的出现,工笔花鸟的色彩便伴随其至今。 因为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工笔花鸟画历史源远流长,而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在不断地传承中积累形成了一套色彩理论体系。 回望历史,历代对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的运用形式也是各异的,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经历了由单纯到绚烂,再转入淡雅的过程。 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工笔花鸟画,其色彩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血脉,它的色彩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一 美术中色彩的含义和特点色彩的含义:色彩就是各种颜色通过物体本身发射或者光线通过物体所发射的光线产生的多种视觉效应的集合。 色彩的特点:是最具感染力的美术语言,例如:凡是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当它越接近橙色、红色或是黄色中的其中一种色相时,就会让人产生对一些发光发热的事物的联想,让人感觉到温暖,此时的色彩便被称之为“暖色” ;反之便称之为“冷色”。 生活中明度和纯度都高的色彩会给人绚丽夺目之感,明度和纯度都低的则给人朴实无华之感。 二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一)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历史上中国对绘画的分科没有过统一的标准,人们习惯把除山水,人物以外的题材的绘画统称为花鸟画。 而工笔花鸟画形成的历史源远流长,纵观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笔花鸟画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兴于宋。 在绘画史上,最早的花鸟形象的塑造与表现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这些图腾在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画像石上等,起着图案装饰作用。 这些花鸟的形象却是真正的绘画之源。 在唐代之前,随着绘画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对工笔花鸟画的诞生已具备了充足的条件。 而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的安定,生活水平的提高。 都极大地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工笔花鸟画渐渐萌芽与形成,这个时期的花鸟画一般都追求华丽的画面效果,而画面的背景则采用的是宫廷的园林,其描绘的花鸟形象多数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1都是和贵族生活有联系的,这个时期的工笔花鸟画明显的反映了宫廷贵族的生活乐趣之所在。 例如:边鸾的作品孔雀图 、 牡丹图 、 千叶桃花图等。 初唐的工笔花鸟画家有以画鹤著名的薛稷,晚唐的工笔花鸟画形成了以边鸾为首的画派。 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二)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起源从现在考古发现,出土的原始社会时期的实物,可以看作是花鸟画的最原始雏形,大部分花鸟的绘制用了勾线填色直接用色平涂,使用的颜色有红色,白色,黑色,土黄色等。 当时的人们已经对五行色,正色,间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秦汉时期,在绘画的基础上,继承之前并进一步发展,从出土的大量关于绘画的文物古迹来看,当时的画面中很少以花鸟形象作为描绘主体,但也有个别的是以其来作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内容,例如:河南洛阳西汉卜千秋夫妇墓壁画绘有双龙、枭羊、朱雀、白虎、黄蛇等。 东汉末年在洛阳偃师出土的鞍马图,则采用的是平涂图像的款项涂刷写意的方法,和钉珠去骨,无勾轮廓,有了深浅不一的颜色的自然变化。 马王堆汉墓的染色丝绸画更加成熟,是迄今发现的早期工笔重彩画的珍品,其中动物和鸟类的图像在整幅画面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用石色加以渲染,画面整体色彩显得厚重而鲜艳明亮,这时的色彩主要受五行色彩观的影响,五行色体也趋于成熟,五色以蓝色,红色,白色,黑色,黄色为主,多数是纯度高且色相明确的颜料,而间色则极少的被用到。 此时已经对五色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想法,人们又把五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五色为正色,五色中的两两相配成为间色,也就有了贵低之分,五色为贵,间色为低,受这一观念的影响以致后来的多数绘画都是以物体原有的色彩为主,间色为次。 战国时期,孔子向往的是人文伦理秩序,他所追求的是文质兼备的合度色彩,给人以纯洁干净的感觉。 此时的五色已与儒家思想融合结为一体,而儒家思想色彩追求的就是雅和、纯洁的气度,以至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对三矾九染的施色提供了理论的基础,此时人们已经用五色来表达人们的人文秩序,使初步的色彩观念有了象征性,此时色彩运用可以看做是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起源时期。 例如在当时最具代表性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2的丝织物绘画美女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 美女龙凤图的画面以墨色线条为主,加以少许暗红色的淡彩;人物御龙图的画面色彩则采用平涂和渲染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绘画就已经对色彩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运用。 (三)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工笔花鸟画起源于远古时期,确立于唐朝,成熟在宋朝,以后代代相传至今,色彩也随着花鸟画的发展由少到多,由石色重彩到水色淡彩的趋势。 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的确立与工笔花鸟画的确立是相伴而行的,也在唐朝。 唐代画学著作较多,像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就是中国古代关于绘画史的第一部通史名著。 该著作为唐代工笔花鸟画的独立成科提供了最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该著作记载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画论见解独到精辟。 唐代是古典形态学上色彩运用的鼎盛时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就继承了古典色彩的沉雄薄厚的色彩风格,一直持续到宋朝。 但到宋朝,水墨画又开始兴起,文人画家将水墨画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米芾,苏轼等文人学士们所绘的墨梅、墨竹等绘画形式的传入,掀起了以崇尚笔墨形式的“士人画” ,像法常的老松八哥图等一些水墨花鸟画为后世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同时徐熙的“野逸”风格水墨形式和其孙在他的基础上创立的“没骨法”水墨花鸟在当时得以发展。 同样色彩的运用也日渐衰退,以色彩为主的工笔画也遭到了文人画家的冷漠,逐渐失去了地位。 这种形式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直到水墨画的发展日趋完善,发展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 到了清朝,在人文画家的追逐下,开始倡导回归唐朝的写实手法,工笔花鸟又被赋予新的色彩提倡起来。 时至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西方的人文思想现代艺术等流入中国,使中国的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使当代工笔花鸟画既能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精髓,又能超越传统的创作模式,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探索与思考的主要问题。 色彩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被重新加以研读,工笔花鸟画得以借此契机再度走向辉煌。 (四)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我们知道传统中国画在对色彩的运用中,除了多种多样的色彩外,纯的墨色也是其中的重要要素,当然工笔花鸟画也不例外。 传统工笔花鸟画主要以墨色来勾勒物体的外形,然后再着色,当然所勾勒的线条也是有浓淡和粗细变化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引进,现代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色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开始重视与大自然的颜色相统一,基本上用墨进行分染,再用物体的固有的颜色进行罩染。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31 审美观念的现代转化下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追求“色”的颜色概念是不同的。 它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人独特的表现的表现形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综合表现。 例如儒家代表孔子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所向往的都是文质兼备的色彩,儒家色彩观主要着重点在于“礼”和“仁” ,主要是为了维护周是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再根据色彩的不同来赋予其特殊的尊卑,贵贱的象征意义,同时儒家思想也肯定了色彩的美学价值。 从儒家的色彩观来分析,色彩之所以美,原因在于色彩的装饰暗示了人的美德所在。 儒家的色彩观使原始的色彩具有了特有的象征含义,也使色彩与儒家思想有了较好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人们对于工笔花鸟的审美意识也在随之改变着。 所以如何才能使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是许多现代工笔花鸟画家不断探寻的话题。 由于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在绘画的色彩表现上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三矾九染,现代工笔花鸟在三矾九染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方式,从画面的整体出发,更加注重画面色彩的色彩层次感和色调的统一,黑白灰的对比。 相对与传统工笔“随类赋彩”的程式化再现物象的固有色而言,现代工笔花鸟的色彩则显得更加的大胆,灵活多变。 由于颜料种类的不断丰富,给现代工笔花鸟的创作上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再者西方文化和绘画观念的传入也给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提供的参考依据。 使得现代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绘画精髓的同时得以更好的发展。 2 新材料下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传统的中国绘画颜料是一些很容易改变颜色的颜料,而传统的颜料更具有自然的外观,颜色鲜艳度、色调的色彩度,不容易表现出物体间的不平。 中国画颜料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传统的工笔花鸟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人们的审美观也在随之悄然的改变着。 当代工笔花鸟由于受到各方文化的冲击,其色彩在继承传统色彩理念之下,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对新颜料和技法的运用,使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加斑斓多姿。 传统工笔花鸟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要与自然界中的颜色相统一,所描绘的物体基本都是其原本的固有色,其色彩同时也具有装饰性。 由于一些新的绘画材料的引进,像西画用到的水粉水彩颜料,画家通过对其特性的研究和不断的尝试,最后通过对许多矿物质颜料的运用,使工笔花鸟的画面效果更加的丰富,从而也为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注入了更多的源泉。 在此基础背景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工笔花鸟作品,比如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姚舜熙入选全国十届美展的作品骄阳该作品太阳在色彩的使用上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4就运用了现代的矿物质颜料来进行渲染,同时在色彩的对比上也用到了西方绘画的光影效果,使作品表现力更加的突出。 所以新材料的运用使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更加快速。 3 中西融合促进现代形式语言下色彩的运用中西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促进传统绘画形式的创新,其中颜色一直是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表现语言,是最容易兼容的入口点。 选择性的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处理表现语言,色彩的运用,既丰富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颜色,形式和表现手法,又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口味。 首先在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色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继承古代画家用色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绘画的用色方式。 现代工笔花鸟画中仍然保留了传统中国画面中的色彩基本特征,创作中,不断地融入西方绘画用色技巧,做了大胆的创新尝试。 在不改变传统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多种特点的前提之下,做了许多新的尝试。 从而更加凸显了色彩的重要性,使传统中国画在色彩的运用和审美方面得以提升。 其次,吸收西方绘画的多种手法和其中现代绘画的色彩处理技巧,更加重视绘画的构成技巧和色彩的表现性。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绘画表达方式多样性的产生的同时,中国画也与时俱进,不断吸收西方和国外对于绘画的不同表达方式,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扩大色彩语言等形式对色彩的运用进行新的尝试和研究。 另外现代一些工艺美术作品中对色彩的不同运用也给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色彩有许多的特性,如:它的色调,纯度和明度等。 绘画中对色彩的运用上,可以把相同的或者类似的色彩调和;或者将几种色彩按它的特性进行逐增或者逐渐的描绘,形成特殊的画面层次感。 西方绘画的色彩对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流行了数千年的传统工笔画观念得以改变,更加丰富了工笔画的色彩表现内容和形式,加强了其色彩的表现力,使之迈向了更加宽阔的绘画领域得以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我们吸收和借鉴不同的画种中的色彩表现形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比较完善的色彩观,使中国工笔画在保持优秀传统的色彩运用基础上得以更好的发展。 (五)传统工笔花鸟画色彩同现代工笔花鸟画色彩的比较工笔花鸟画在古代常以重彩的形式绘出,它们形象逼真,用色传神,笔法工整。 近代的工笔花鸟画相比较过去多了一些装饰的效果,也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它减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 在色彩方面,亦或浓重,亦或淡雅。 总之已越来越迎合现代人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5的口味了。 传统工笔画色彩的特点: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主要依据“随类赋彩”的基本理论,是注重以主观象征性的色彩来进行着色,不遵循画面层次及光线的变化规律,画面中的色彩要与自然界中物象的色调区别开来。 在传统思想统治下的绘画色彩理论中,强调的是色彩的原始状态。 自古以来工笔花鸟的设色不论是淡彩还是重彩,都讲究的是清丽着色。 可以说设色宜轻不宜重,宜淡不宜浓,宜薄不宜厚。 如果想要使得画面色彩厚重些则需要数以百次的渲染达到画面所要表现的效果。 例如:北宋时,赵昌的工笔花卉色彩之妙,被推为“旷世无双” ,可见其设色之妙绝,他的色彩正是用轻淡的色彩慢慢积染而成。 现代后工笔花鸟画的特点:当代中国工笔画用色彩来表现绘画的语言特性,并试图探索色彩的表现力,传递出艺术家自身的独特经验和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感觉。 显示颜色的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并根植于博大的名族文化精神并保持传统工笔画的特质,把握和延展传统色彩的表现形式。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去拓展工笔画更为宽广的表现领域才能构建更具时代面貌的形式语言建立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名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色彩语言形式。 三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启示在本次毕业创作中,我充分的利用不同颜色冷暖色调之间的差别来表现画面的内容。 由于我的作品是工笔人物,而我主要想表现和营造一种淡淡的忧郁之感,所以我整幅画面基本都是采用冷色调来表现,但在一些小的细节之处我则用了较少暖色来点缀,使画面的色彩不那么的单调。 整幅作品中的色彩我基本采用同类色系进行调和,进行多次罩染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同时我还借鉴了油画中的色彩运用方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化,画面表达效果更加完善。 四 小结传统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其色彩也是值得后人细细去加以研读的。 无论是何种学科的发展与创新都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和积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加之许多外来文化和艺术的涌入,该如何吸收其精华,是现代画家值得深思的问题。 但无论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如何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工笔画的色彩根基,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的学习传统工笔花鸟,了解其色彩艺术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精髓,大胆的创新尝试。 通过对工笔花鸟的学习和了解,使我认识到不同的色彩语言可以传递出人们对事物对生活的不同感受,艺术家们也正是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6借助于自然中的物象和色彩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其中工笔花鸟画就是历代艺术家对自然美并融合自身情感的一种理解,是超越了自然美的“第二自然”。 从南北朝时期的萌芽到中唐时期的完全独立成科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最后成为了世界美术领域中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独特性和思想情感的深刻性而一枝独秀,它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成为中国艺术中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1陈绶祥 中国画教程M 广西:广西出版社, 20072伊丽达,海韵,萨仁 图书中国绘画艺术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83张培础,白璎等 中国画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4梁江,王照宇 中国画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5张书珩 中国工笔画绘画艺术M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20056唐秀玲 重彩技法语言解析M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7英爱萍 中国绘画艺术M 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78杨维 中国美术史·古典美学思想与优秀作品赏析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9欧阳云 清代绘画艺术鉴赏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10欧阳云 明代绘画艺术鉴赏M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11侯毅 先秦至五代绘画艺术鉴赏M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12曲健,刘丹 中国美术史M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4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713徐建融中国绘画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4李超,姚笛,张金霞. 中国古代绘画简史M 北京: 中华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5韩玮 中国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6阮荣春 中国绘画通史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7崔建林 艺术文明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18张磊,聂鸿立 色彩M 山东: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019华彬 中国宫廷绘画史M 辽宁: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20姚舜熙 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1刘源中国画色彩艺术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致谢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老师们,是您们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让我能在知识的土壤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您们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和蔼可亲,在我大学学习期间,让我不仅懂得了许多知识,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您们的教诲我会时时铭记于心。 同时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是您们给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才让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惑,变得豁然开朗。 还要谢谢我的父母、朋友及同学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最后请允许我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致以我内心最崇高的谢意。 谢谢你们。 你们辛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8苦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