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下最后一课word学案1内容摘要:
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平常日子,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喧哗、喧嚷、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塞进、装进、送进 )我们的脑子里去。 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 (敬意、敬佩、敬仰)。 17.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 A.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 可是那一 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 12 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 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 我 ——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 学了, —— 你们走吧。 ” 18.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19.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20.“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这句话是 描写。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21.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22.“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 2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 ) 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 B、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 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 D、表现时间短。 24. 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鄂教版语文八下最后一课word学案1
相关推荐
界的巨星陨落了。 老舍于 1929年离英回国, 1930 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7 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 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
济南冬天的慈善。 (二) 分析第三自然段。 1. 这段主要讲什么。 明确: 薄雪覆盖下的山 2. 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 ① 山上:矮松青黑 —— 顶白花 (像日本看护妇)用比喻 ② 山尖:全白 (镶银边) ③ 山坡:白雪黄草 (穿花衣) ④ 山腰:露粉色 (害羞)用拟人 3.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明确: 空间顺序,层次分明。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4.
画面。 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 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 ——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 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颈联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你们的教室面积约为 50( ); 小青的身高 132( );一块橡皮的面积约是 5 ( ); 黑板的周长为 9( )。 9. 琪琪 12 岁只过了 3 个生日,她的生日是( )月( )日。 二、判一判。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 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2. 小林的妈妈 9 月 31 日从北京回来了。 (
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C、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 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义,懂得去仇恨普鲁士的侵略者,说他们是“坏家伙”,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 他
” ( 2)《乡愁》的作者是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请用“ \”和“ •”划分 、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