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6.5《宇宙航行》课时作业(含答案)内容摘要:
2、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B 错误,C 正确2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半径的 2 倍,那么从地球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A. 倍B. 倍C. 倍D2 倍212 12答案B解析因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地球的近地卫星的线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近似的认为是地球的半径,且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故公式 G 成立,解得,因此,当 M 不变, R 增加为 2R 时, v 减小为原来的 倍,即选项 B 正确23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 4、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对接前, “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 350 “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 343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线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 “天宫一号”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二者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 G m 可导出 v ,则速度越小,选项 A 错误;由 G m r 可导出 T ,则轨道半 2 2期越长,选项 B 正确;由 G r 可导出 ,则轨道半径越大,角速项 C 错误;由 G 导出 a ,则轨道 6、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我们知道其角速度 不同,所以根据v r 不能得到卫星的线速度 v 跟 r 成正比关系的结论实际上卫星运行线速度的决定式为 v ,所以选项 A 错误同理, F 中卫星运行速度是变量,向心力 F 跟 r 成的决定式为 F ,所以选项 B 错误国宇航局 2011 年 12 月 5 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6” ,其直径约为地球的 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A0 3 m/s B0 3 m/0 4 m/s D0 4 m/s答案D解析在任何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8、容易C上面环绕速度的表达式是错误的D以上说法都错误答案A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人造卫星的向心力且地面物体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则有 G m , G 得 v ,故选项 A 正确;式中 v 是环绕速度,并非发射速度,Mr 、C、D 均错误92011 年 8 月, “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位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答案析飞行器与地 10、h 2 4 2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 对同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G ,它的向心R h 2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 错,D 对11(2014青岛二中高一质检)关于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在估算时,取地球半径 R6 400 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 g9.8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卫星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B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应该大于 7.9 km/s,小于 11.2 km/造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也越大D人造卫星要实现从低轨道到高轨道的变轨,需要向前喷火减速答案析由公式 G m m r 得: v , T ,故卫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2 2速度会越小 11、,周期会越大,选项 A 错误,C 正确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近似于地球半径时,线速度为 7.9 km/s 是最大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但发射速度如果超过 11.2 km/s,卫星将脱离地球的约束,不再绕地球运转,选项 B 正确;要想实现从低轨道到高轨道的变轨,需要向后喷火加速做离心运动,选项 D 错误12(2014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摸底)2008 年 9 月 28 日傍晚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经历 68 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在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 45 圈后成功返回设“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n 圈所用的时间为 t,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6.5《宇宙航行》课时作业(含答案)
相关推荐
鲜血把青山染红,把绿山染红,更把漫山遍野的山花染红,对先烈的追忆,对革命者的崇敬,还有对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为了备课,也查阅了好多资料,深深地被这革命之花感动了,通过了解使我产生了很多感触,激起了我对革命摇篮的向往,对为自由而浴血斗争的人民的感激之情,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自己的笔墨之中,创作了几幅作品,请看 —— (出示作品)《红似火》红杜鹃开得象火一样地热烈
产品的制造与设计开始有了明确的分工,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设计艺术这一新的艺术领域。 设计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觉的有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等等。 这里从高等设计和工业设计中选择了一些优秀的设计供同学们一起欣赏,以便对现代设计艺术有所了解,同时学习一点评价设计的方法。 二、欣赏评述 (一)广告设计 商业广告: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 只要一上街
) 精确设置图片大小。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不仅会插入图片,而且也会修改图片 的大小。 可是你知道这张图片具体的大小是多少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张图片的大小。 (教师示范演示 ) 鼠标指向图片,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属性”,在对话框中的大小区内我们看到了该图片的大小。 宽度是 高度是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精确设置该图片的大小。 比如把图片的宽度改成 100,单击确定。 看图片变小了
东山魁夷的《湖》:绿、黄绿、白,表现了雪山、草地、白马,描绘了初春清晨的美丽景色,科罗的《枫丹白露森林》:桔黄、灰绿、褐色,表现了夕阳、树林、人物,描绘了深秋傍晚的景色。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 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课时 一 、教师讲解色彩基础知识。 教师置疑:森林四季的更替,演绎了色彩的丰富变化。 那么,组成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呢。 什么样的颜色才是三原色。 学生讨论,
2、致,当用 1 条、2 条、3 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 W、2 W、3 W、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对小车的拉力 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便可以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 W、2 W、3 W、答案C解析橡皮筋的力是变力,随形变量增大而增大,所以选项 A 错误;选项 B、D 不容易操作;实际操作第 1
以分为点叶法和勾叶法,另外也有少量点勾相结合的画法,如介字间双勾点,椿树点间双勾。 点叶法有圆点类,如胡椒点、柏叶点等;平点类,如大混点、小混点、平头点等;下垂点类,如个字点、介字点、竹叶点、梧桐点等;上仰点类,如鼠足点、松叶点、仰头点等:其他如梅花点、椿树点等。 夹叶法也有几种类型 :圆形、三角形、菊花形、介字形、个字形、半菊花形等。 d、松树画法 e、柳树画法 云水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