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1物理 1.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2、知道示波管的构造和基本原理二、预习内容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应用动能定理,即 所以 20/2、 (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分析处理,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 离开电场运动时间。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 离开电场时速度的大小。 以及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 (2)若电荷先经电场加速然后进入偏转电场,则 y= (U 1为加速电压,U 2为偏转电压)3、处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问题的方法(1)等效法: (2)分解法:带电微粒在匀 3、师生互动归纳:方案1。 2:。 可求得当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被加速时获得的速度为:深入探究:(1)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及动能定理中做功条件( W=力 W=何电场)讨论各方法的实用性。 (2)若初速度为 等于零) ,推导最终的速度表达式。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列式推导3、带电粒子的偏转教师投影:如图所示,电子以初速度 题讨论:(1)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 (2)你认为这种情况同哪种运动类似,这种运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你能类比得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研究方法吗?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深入探究:如右图所示,设电荷带电荷量为 q,平行板长为 L,两板间距为 d,电势差为 U,初速为 求:(1)带 5、 四 、 当 堂 检 测1、如图所示,水平安放的 A、B 两平行板相距 h,上板 A 带正电,现有质量 m,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 B 板下方距离 H 处,以初速 板小孔进入板间电场,欲使小球刚好能到 A 板,则A、B 间电势差。 2、质子 1H 和 粒子 42匀强电场中由静止开始加速,通过相同位移时,它们的动能比为 ,所用时间比为。 3、一个电子以 06m/s 的初速度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在电场中飞行了 0开始返回,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电子在匀强电场中从进入到返回原处所通过的路程为。 课后练习与提高1、 粒子和质子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进入两平行板间匀强电场中,设都能飞出电场,。(人教版)选修3-1物理 1.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锋 成 员:王银玲 邓伟东 汤胡梅 道 具:音响、歌曲伴奏 规 则:参赛者随机挑选歌曲一首,和着伴奏完整地唱出歌词即可获得兑奖券 1 张。 一气呵成 负责人:张 翼 成 员:李 平 黄 凤 邓义兰 道 具:蜡烛、打火机、桌子 规 则:在桌上竖立 20 支点着的蜡烛,每根蜡烛相距 20cm。 参加者读出爆破音并利用发音时的气流在 10 秒钟内吹灭蜡烛即可获得 1 张兑奖券。 快乐推推推 负责人:张
材料会计 1 18 固定资产会计 1 19 费用会计 1 20 出纳 1 设备供应部 ( 28 人) 21 经理 1 22 副经理 1 23 机械技术员 1 24 电气技术员 1 25 计划员 1 26 采购员 2 27 库管员 4 28 炸药库管员 5 29 信息员 2 使用炸药的信息报公安局 30 电工 4 31 变电所值班员 6 生产技术部 (总调度室) ( 40 人) 32 经理 1
t he specif ied locat ion. Agent a copy of t he applic at ion shall have t o num ber t he pages and signed or iginal copy ( copy) ( including suppor ting document s) , and copy should be exact ly t
裃 前 丌 得 拆 除。 如 安 裃 中 间 停 顿 , 应 将 端 口 重 新 封 好。 4. 风 管 不 洁 冷 室 吊 顶 、 隑 墙 等 围 护 结 构 癿 穿 越 处 应 严 密 , 可 设 密 封 填 料 或 密 封 胶 , 丌 得 有 渗 漏 现 象 収 生。 ( 3) 高 敁 过 滤 器 癿 安 裃 要 点 1. 高 敁 过 滤 器 癿 运 轷 、 存 放 应 挄 制 造 厂 标
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下列 试 题 .( 2020 年全国 中 考试题)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 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一诗,填空: ⑴ 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什么描写,暗示了李凝怎样的身份 ? ⑵ 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有什么特点 ? ( 3) 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辟 易( ) 安普 剌 ( ) 金 罍 ( ) 请用下列词语造句,最好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枯瘠 柔媚: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反复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勾画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体会其妙处。 家长检查签字: 二、合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