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诗词五首及练习内容摘要:
南宋 七绝 《清苑斋集》 约客不至, 集虑不安 字简、 意深 如梦令 李清照 南宋 词 《漱玉词》 雨后花残, 多愁伤感 婉约、 细腻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南宋 词 《稼轩长短句》 北方沦陷, 极度哀愁 豪放、 慷慨 三、名句鉴赏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快、可爱。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 “ 春潮 ” 、 “ 野渡 ” 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个 “ 敲 ” 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4.知否。 知否。 应是 绿肥红瘦。 作者描写春日深闺的情趣,但从文字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寂寞,情思幽渺,感怀无限之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两句词,现今引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明了正义之心是不可挡的。 四、靓点点击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语言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修饰和矫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 的话说: “ 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装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 ” 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 “ 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 2.《如梦令》运用借代手法,以色(绿、红)代物(叶、花),又用俗词(肥瘦)形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验活动 1.请阅读辛弃疾报国有心、请缨无路、无限悲愤的《破阵子》,然后联系《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研讨一下辛弃疾词的特点。 2.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李清照早年和她四十四岁以后的词,比较她前后两个阶段词的特点,从而了解其思想及性格特点。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练习全解 一、反复诵 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不同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的是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这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句可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 而《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则是辛弃疾在江西造口抚今追昔,想象着金人当年的残酷,表达。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诗词五首及练习
相关推荐
面。 (二)指导: 观点深刻有创意 议论文要能写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必须得有深刻而有创意的观点。 这里的深刻而有创意不只 是指言他人所末言,还把观点是从司空见惯的事情、现象或问题中总结出来的。 这样的观点,才能让人读了觉得目前一亮。 内容具体不空洞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往往搭了一个架子,看起来论点、论据、论证完整,可是只是一副架子而已,好比恐龙的骨架,空空洞洞,一无所有。 好的议论文
2、简谐运动。 2回复力 F 和加速度 a 与位移 x 的关系: ,。 “”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即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k 是比例系数,不能理解成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只有弹簧振子,才等于劲度系数。 机械振动不一定是简谐运动,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3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于振子总是在平衡位置两侧移动,如果我们以平衡位置作为参考点来研究振子的位移就更为方便。
2、、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利用左手定则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理解洛伦兹力对电荷不做功。 2、掌握洛伦兹力大小的推理过程。 3、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 二、学习过程例 1中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乙中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下;丙中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读者;丁中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纸里。 例 2
人,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 二、综合园地。 ① 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 请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诗词表达分别后对老师、同学们的良好祝愿: ,。 其 中 含 有 哲 理 的 诗 句是: , ,。 ②“ ,。 ”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③ 王 维 《 使 至 塞 上 》 中 描 写 边 塞 奇 特 壮 美 景 色 的 句 子 是: ,。 ④
材。 针对学生阅历不丰,见识不多,语言贫乏,知识面窄的实际,首先,我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内容。 其次,我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 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我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 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 定向阅读,由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
学措施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