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上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word课堂实录及反思内容摘要:

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最让我感动,特别是“你到哪里去了啊。 ”的问句,周总理逝世了,邓颖超也知道,可是她想念总理,就问总理你到哪里去了。 我爷爷去世后,我真的很想看到他,我很多次在心理问:“爷爷你到哪里去了啊。 ”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出了邓颖超对周总理的深挚的爱和深情怀念,所以我感动。 师:这个“你到哪里去了啊。 ”“你”我们怎么理解呢。 “你”是指周恩来的躯体还是指他的灵魂呢。 生 13:我觉得是指躯体,周总理逝世后骨灰洒在祖国大地上。 师:恩,是洒在北京上空、密云水库,还有海河入海处。 生 14:也不一定,这里说的飘进黄河、长江,显然是虚指,应该说的是灵魂。 生 15:还有躯体能够随着温暖的风吗。 这当然是灵魂。 生 16:邓颖超会相信灵魂吗。 她可是共产党员。 师生齐笑。 生 17:老师我感觉这个你既是说周总理的躯体,也包括灵魂。 就是指周恩来这个人。 师:可是周总理已经去世了啊。 为什么还问你到哪里去了呢。 生 18:这个你是活在邓颖超心里的周总理,这是留在邓颖超心中的周恩来的形象。 生 19:这是一 个精神意义上的人,虽然周总理已经去世了,可是他永远活在邓颖超的心里,因为邓颖超特别的想念周总理,所以明知他已经去世了,还问你到哪里去了,是因为思念过度,情不自禁的发问。 师带头鼓掌,学生鼓掌。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既有情感共鸣,又有理性分析,还说到了精神意义上的人,简直太透彻了。 三、研读深究 习得素养 —— 感知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理解间接抒情的方式;概括文章中写几件具体事件; 思考文章以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的理由。 师过渡:同学们刚才讲述了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现在请同学 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些句子没有说想念、热爱却让我们深深动情。 数分钟后,学生朗读的声音小了下来。 师:哪位同学能够解答老师刚才的提问。 生 20:我觉得感动我们的还是他们之间的深情,夫妻之情。 生 21:我认为虽然没有说“我想你”,但是作者也是在抒情,这是间接抒情。 师板书抒情方式,小结:说得正确,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直接抒发感情,多用感叹句和疑问句,间接抒情是抒情和别的表达方式相融合。 刚才这些同学所说的句子当中哪些是直接抒情,哪些是间接抒情呢。 如果是间接 抒情的话,又是和哪些表达方式融合呢。 同学们想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形成学习小组相互讨论。 生 22:我觉得“我们那时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那个段落是间接抒情,是和叙事结合。 师板书:很好。 我们叫它融情于事,融情于事还有吗。 生 23:“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在你参加日内瓦会议……”这里的送花传书是融情于事。 师:不错,这个细节“送花传书”我们能换四个更精确的字概括一下吗。 生 24:送花传情。 生 25;借花传情。 生 26:传书寄情。 师:都不错,呵呵,寄出去的是花,传情的是 花。 生 27:寄花传情。 师板书:很好。 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 28:“我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