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4物理 13.5《光的颜色、色散》练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一点,若 有 ( )An1n2,a 为红光,b 为蓝光 Bn 1n 2,a 为蓝光,b 为红光Cn 1n 2,a 为红光,b 为蓝光 Dn 1n 2,a 为蓝光,b 为红光5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分别以相同入射角由空气射入水中,如图标出了这两种光的折射光线 a和 b,r 1、r 2分别表示 a和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为红光折射光线,b 为紫光折射光线Ba 为紫光折射光线,b 为红光折射光线C水对紫光与红光的折射率 n1n 2。(人教版)选修3-4物理 13.5《光的颜色、色散》练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角小于折射角。 由此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观察演示实验;由实验可以看出,当光沿着半圆形的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时,一部分光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反射回玻璃砖内,当逐渐增大入射角时,会看到空气中的折射角在增大,并且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
2、率最大.【预习检测】1光的颜色由_决定。 2一束日光穿过棱镜,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在屏上出现由_到_连续排列的七色彩光带,称为_。 这是由于棱镜对各种色光的_程度不同而引起的。 3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频率_,波长_,传播速度_。 (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4一束白光经过玻璃制成的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 各种色光中,_色光的偏折角最大,_色光偏折角最小。
2、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 L 用_测量,用公式_可以测出单色光的波长。 3用红光做光的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 ,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一级亮条纹中央时手轮读数 四级亮条纹所在位置为 3,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宽度如何变化。 B 组(拓展练)验装置如图 2(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00缝与屏的距离 00缝间距 d=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 测量头由分划板
美猴王这一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猴王》这一课。 通过这一唱,一说,一引,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学生自然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个环 节“读”首先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让学生通过互相解疑达到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再分段进行朗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
界里,吃、喝更 是带有竹的气息,从而让我们对竹乡的竹有了一个立体印象。 ⑵文章主要是写景,同时写了竹乡人家丰收时的喜悦。 写竹子,从色彩、声音、气味等多方 面描绘,那种和谐与情调,反映了作者细腻深刻的感受。 茂盛的竹林、护林员“满意的笑”、拾竹箬女孩子们的欢笑,反映了竹子给竹乡人家带来的欢乐,抒发了作者对竹乡的热爱之情。 【类文品读】 草地随想 我躺在草地上。 我躺在春日的阳光里。
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 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 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 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 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 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