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二 1.1《斯密的理论贡献》导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来自_的顺差(流通领域) 来自_增加财富的手段国家_,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即“_”通过扩大市场范围、发挥_作用,自由放任,使国家和人民有充足的收入,即“_”影响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_的束缚、发展_的愿望和要求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_决定的,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_。 (2)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_决定的,这种观 4、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2)实质: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_与_之间的经济关系。 1斯密经济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1)“圈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达到了高潮。 (2)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产业革命初露端倪。 (4)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一系列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依然在实施。 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角度 阐释理论贡献首次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他认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他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很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 5、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认识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理论缺陷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有时还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释理论贡献在阶级结构理论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的人。 这一划分大致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与以往的划分相比,是一个巨大进步。 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 7、值或价格。 2劳动与劳动力实际上,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 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当雇佣工人出卖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给资本家时,资本家就获得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可以要求雇佣工人进行劳动。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新价值,其中的一小部分被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因此,工人实际上只得到了他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 所以说,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价值,而不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不是他劳动的全部成果。 基础达标知识点一时代的呼唤118 世纪中后期,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的是()“圈地运动”的影响对外殖民掠夺的加剧科技进步的加快重商主义的影响A BC D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8、()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圈地运动”对殖民地的掠夺A B C D知识点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3漫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反映的是()A重商主义者的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B斯密的“富国裕民”思想C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D斯密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思想4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这样()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促使劳动者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降低本国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可以进口更多的产品A B C D5斯密主张“富国裕民” ,其思想的历史意义是()A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B为商业资产阶级提供了理 10、是由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决定的8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斯密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A B C D9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全面科学地认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A B C D知识点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10斯密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的依据是()A生产资料的占 11、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B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程度C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力量对比状况D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程度11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理论的错误成分是()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A B C D12斯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观点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B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D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 14、料地主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2(1)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成果(2)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课时作业1A自 16 世纪以来,英国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这一政策,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过促进作用;但到了 18 世纪中后期,当英国已经消灭或排斥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后,自由竞争已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压倒国外竞争对手的最好手段,这些保护主义政策则变成了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的障碍,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 2A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条件,是实现条件采取的措施,故选A 项。 3A从漫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对进口设置“门槛”进行限制,而对出口则“一路放行” ,这属于典型的重商主义思想而非斯密的观点,故选 A 项。 4A重商主义者认为: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可以降低本国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不是重商主义的观点,重商主义是反对进口的。 5CA 项夸大了斯密思想的作用,它仅仅起到了为扫除障碍开道的。(人教版)选修二 1.1《斯密的理论贡献》导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 皮巧根桥 ”。 ( “ 阅读提示 ” 提出的 问题正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突破重点和难点。 因此,读 “ 阅读提示 ” 明确学习任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 四、自读课文,深入感悟 “ 阅读提示 ” 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 1) 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是怎样架桥的。 在书上画一画。 ( 2) 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叫 “ 皮巧根桥 ”。 、讨论
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及文化底蕴。 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落实完成了教学目标,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也通过抓重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理解了桓景为民除害,一心为民,不怕艰辛,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另外补充的关于重阳节的常识、风俗和诗篇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我觉得不足的地方还是很多。 首先,我对于上课准备的还是不充分,一 些过渡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3、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擦过(1)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 (2)火箭上的人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多少。 (3)如果火箭的速度为光速的二分之一呢。 解析:火箭相对于火箭上的人是静止的,所以不管火箭的速度是多少,火箭上测得的火箭长与静止时相同,为 L30 m。 如果火箭的速度为 v 3103 m/s,地面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 L 为L L 30 30(10 11 )( 1 (31033108)2
:柄 迁 雕 寞 铅 私 ,并做到口头组词。 以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的方式。 ,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组内相互交流,进行改 进。 四、学习
常有狮子和熊来偷袭,想吃我的羊。 要是离得远,我就用弹弓把它们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们,把它们摔死。 让我去吧,大王。 ” ①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主要写大卫用自己的放羊经历证明自己的实力,说服扫罗王让他出去和歌利亚交战) ②“大王,你不要为我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很大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 ”小小年纪却反过来安慰扫罗王,消除扫罗王的担忧,让我们感受到大卫的聪明乖巧。 ③“要是离得
2、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1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最初的动因是遇到对发表意见的困难。 2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写作历时 40年,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阶段。 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