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二 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程中,要依次经过_、_、_三个阶段,分别采取_、_和_三种形式。 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_,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2资本周转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_。 _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_状况以及_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3社会化生产顺利发展的条件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客观上要求_之间、_和_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1商业资本家与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_领域通过商品的_来获取利润的资本家。 _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借贷资本与利息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取_而贷给他人使用的_资本。 利息是资本家为了获得 4、件下_和_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_、提高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角度 阐释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 产业资本家要使其资本循环顺利进行,一方面他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三种形式的 5、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另一方面,他还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保持资本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的相继转化。 资本周转:生产周期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在资本完成一次周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比例关系: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客观上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被破坏,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难以顺利实现剩余价值的分割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不同的 7、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雇佣工人超出为自己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联系 共同构成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2)新商品的价值、商品的新价值、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新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即(CVM),其中,C 是指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V 是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M 是指剩余价值。 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即商品的新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劳动力价值,二是剩余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比较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 8、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概念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方法历史阶段 在资本主义早期占据主要地位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主要地位区别手段 靠延长工作日 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联系 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 (4)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 前者侧重资本的职能形式转变的关系,后者侧重资本的循环速度 9、,即周转时间和次数。 (5)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的利润、地租领域 分类 本质 共性产业利润产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通过投资于物质生产而获得的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通过专门在流通领域进行商品买卖而获得的利润,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 利息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权而让渡 给借贷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工业商业金融领域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银行资本家通过专门从事存款与贷款业务而从中获得的利润,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都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均体现了资本家 11、达标知识点一剩余价值的生产1资本主义工资是()A劳动的价格B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C剩余劳动的报酬D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2有关剩余价值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价值是在资本家“贱买贵卖”中产生的B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剩余价值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3资本家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扩大再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平均剩余价值的生产A B C D4相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工业中的剩余价值率是不断上升的,美国:1935 年为200%,1947 年为 210%,1955 年为 235%,1958 年为 267%;法国:1938 12、 年为 162%,1952 年为315%。 而同期,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是下降的,1962 年,美、英、法、德等国家工人工作周平均长度为 47 小时,战后美国为 41 小时,英、法、德平均为 46 小时,1970 年美国更是缩短为 40 小时。 这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逐步降低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主要是靠增加相对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已经不再攫取绝对剩余价值A B C D知识点二剩余价值的实现5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与资本循 14、贷款利息的差额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商业职工、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所在企业资本家所有B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C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D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全部新价值10产业、商业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必须分割为()A利息和企业利润 B租金和企业利润C工资和剩余价值 D利息和超额利润11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_转化而来的()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知识点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使资本主义看到了自己的危机和。(人教版)选修二 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过剩。 经济危机是由生产过剩引起的,大量的产品卖不出去,最后被资本家纷纷销毁实质 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一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的更新后果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在经济危机中,社会生产力受到破坏,社会财富遭到浪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程度的倒退
笑 行人态度:无动于衷 慷慨相助(给钱人多极了) 上面两句, 哪 句话可以告诉 我 们语言魅力所在呢。 我们一起学习 文章 最后一自然段 好 吗。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感 悟 升华 学生齐读本段,体会魅力所在。 汇报交流:令人产生联想 — 对比 — 产生同情 ① 联想 对学:春天到了„„(抓住良辰美景一词展示联想) ② 对比 群学: 一词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惨的现实联系在一起
2、营者的收入。 (3)复兴_。 颁布_ ,中止实施_,鼓励企业合作,以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 (4)建立宽泛的_。 1933 年,国会通过_,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1934 年,把单纯的救济改为“_” ,从而给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社会总需求。 1935 年,又通过_,以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国内影响(1)积极作用: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_,使_得到恢复和发展
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什么呢。 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 三、学习 第三部分。 (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 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组写得好。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2、)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_体制特征明显,注重_和国家调节的结合。 强调社会保障。 (3)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在强调_的同时,特别强化_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_。 二、各种模式形成的原因1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受到本国_、_、_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其传统的_和
2、价值的_。 (2)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_。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_,是价值的_。 3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和意义(1)_与_,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_创立的,它科学地揭示了_的源泉,使_成为科学,而且为_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