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二 4.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导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的配给制度(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采取_手段,按_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_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_。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_出现裂痕,带来了 1921 年春的危机。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以_代替_。 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 (2)以_代替贸易国有化和_。 (3)发展_。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巩固了_,巩固了_政权。 (2)恢复了_。 (3)找到了一条向_过渡的新道路。 二、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1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_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2认识的进步局限性 4、收时增产不增税,并对贫困户和因灾减产的农户减税或免税;纳税后的剩余农产品由农民自行处理,可到市场自由买卖。 以粮食税来取代余粮收集制,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 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政府放弃产品交换的做法,允许私人买卖、自由贸易。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 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遵守苏维埃的法令,按期缴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后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受到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恢 5、复了国民经济。 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列宁提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释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显然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高度,因而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 列宁当时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列宁对商品货币、市场作用认识的变化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 7、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2)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 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 生产资料所有权私有目的 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点 实质 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改良主义”的主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局部调整相同点 依靠国家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3)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都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对经济进行重大调整的政策,都是在经济发展不成熟时进行的,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探索。 但因二者所从属的经济形态不同,故其就有了根本的区别。 2为什么说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1)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 8、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 俄国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如何建立起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2)实践证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条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道路在俄国走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实现从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都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路,这才是正确之路。 基础达标知识点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11917 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9、震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帝国主义列强力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1918 年夏,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自由贸易主义政策 D国家资本主义政策2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俄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下列属于该政策的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生产A B C D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_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保证战争的需要;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把 11、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行()A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C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D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需要7实施新经济政策有巨大意义,表现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A B C D知识点二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8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的对立物。 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苏俄的生产力水平B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C政府没能直接控制商业D没有看到共产党人还没学会经商9列宁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认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 12、的交换的发展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苏俄已经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C苏俄要创造条件消灭商品生产D商品生产在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仍要发挥其重要作用10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 列宁这一主张的变化说明()A认识到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客观性B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消灭自由贸易C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已被消灭D国家组织的商品交换要占主导地位111921 年 5 月 26 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14、答案综合提升131921 年 2 月苏俄彼得格勒附近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政府兵变。 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 结合本课时内容请回答:(1)发生反政府兵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之处。 为什么能取得成效。 14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 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战时共产主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