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作者眼中构成了一副秋山旅行图,你能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适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说的不全的地方,安排其他同学前来补充。 ) 设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 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学生发言,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生 1:作者杜牧最喜欢的景物是红叶,你看最后一句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师: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 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 师生讨论共同体会出: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南方农历二月鲜花盛开)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 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 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 2: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 引导学生入境入境地读: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 追问: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如山的连绵,小路的弯曲以及“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虚虚实实,但尽管如此,作者最爱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 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伏秋山旅行图,再加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 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尽快地把这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吧。 三 、作业 抄写、背诵两手古诗。 四、板书 望天门山 山行 (唐)李白 (唐)杜牧 天门中断楚江开, 寒山 石径 碧水东流至此回。 白云 人家 两岸青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