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历史 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同步练习(2)及答案内容摘要:
2、、反对美国霸权主义5、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统治者重用是因为不得于长治久安,缓和社会矛盾 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需要未能及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 不关心人和社会现实6、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A、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B、前者发展儒家思想,后者否定儒家思想C、前者强调道德约束,后者强调法治约束 D、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否定7、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家的态度不用,但根本着眼点都是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完善法律机制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8、今天我们倡导以德治国,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贵贱有序的思想 B.政在得民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 治国思想上, 3、孔子的礼和柏拉图的正义相同内涵是不同等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让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治理国家具有智慧的人出任统治者 恢复古代的等级秩序10、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王两者都A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 主张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C强调君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11、说“古希腊是欧洲人精神家园”的是( )A、黑格尔 B、伯里克利 C、毕达哥拉斯 D、柏拉图12、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实质是( )A、文人治国 B、理性独裁 C、正义和善 D、教育立国13、下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师生之谊 B、对欧洲思想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C、都古是古希腊的先哲 5、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来源 B、自然观在近代备爱推崇C、政治观仍是当代讨论的话题 D、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有利于构建军和谐社会19、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马狗(小马狗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 ,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主张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20、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共同影响是( )A、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理论来源 B、对后世哲学和神学影响深远C、设想的国家蓝图都具一定的现实性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6、免而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三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其于得其民矣。 孟子请回答:(1) 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之处。 (2)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价上述观点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不无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课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而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8、 月 20 日社论批“克己复礼” 回答: 概括说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治国之道。 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董仲舒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康有为与陈独秀对孔子思想持相反的态度。 他们相似的目的又是什么。 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孔子持有什么态度。 其目的何在。 结合上述材料,评议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家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 10、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弘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 22、(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治国之道;以仁作为理想社会秩序的社会基础,以德与礼来治理国家,反对实行严刑峻法(2)秦始皇、汉武帝的共同之处: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董仲舒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和发挥,使其取得统治地位。 他营建了封建时代统治思想与道德伦理的理论体系,从此,儒家不仅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3)康有为: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人们的历史习惯,以维护孔子思想的名义,批判顽固派恪守祖宗之法反对变革的思想,为维新思想制造理论依据 11、。 他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维新思想理论基础。 陈独秀:针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逆流,力图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反对封建专制与封建旧道德。 以平等人权为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 相似的目的: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文化,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社会变革。 (4)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儒家思想持批判态度。 目的:加快夺权步伐,阻止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反对解放干部和对经济的调整。 (5)历史上不同政治派别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对儒家思想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在封建时代,儒家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加强 13、政治上,主张个人应关心并服从国家利益,一个好人首先是一个好公民。 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影响是巨大的,他的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在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24、 一批中外学者近日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两大主题,以何种思想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人类纠纷以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有可能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到答案。 ” 孔子“和而不同”不仅有助于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14、也可以融解单一信仰、单一文化的专一观念的偏差,化解矛盾。 和而不同思想将为世界文化多元共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仁爱通和”是儒学的精华,能为人类文明的转型和更高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 上海大学教授陈增辉说,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成为世界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十一世纪世界文明要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借鉴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对人类大有益处。 学者们还认为,要实现下个世纪的和平与发展,孔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可供全人类借鉴。 25、同:()德性的一致:孔子把“中庸”和亚里士多德把“中道”,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理性的一致: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均主张适度原则,不走极端。 ()知性的一致: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都共同反对折中主义,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地调和或折中。 异:()前提不同:中庸以个人服从传统社会道德为前提,而中道则是以个人意志自由为前。(人教版)选修四历史 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同步练习(2)及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