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作业(3)及答案内容摘要:

2、来源之一;北宋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 6明清时期(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_。 它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2)形成了一些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_和徽商的势力最大。 二、古代“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1 “市”的发展(1)秦代:管理“_”的法律对商品价格和交易方式都有明确规定。 (2)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 (3)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_”,政府对此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乡村集市“_”的作用十分明显,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_”的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5)宋代“市”突破了原先 5、乡村贸易集市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4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5西汉、唐朝和北宋都城中“市”的布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B统治者重视都城建设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的衰落6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A “工官”严密管理的夜市 B物流便利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政府监管的正规市场知识点三商业都会的崛起7唐朝后期,都城 7、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0右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怀胥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 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 9、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三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商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 11、古代的“市”是设置在城市里的专门商业区,所反映的是城市商业的发展。 6“崇仁坊”成为商业区,说明突破空间限制;“昼夜喧哗”说明突破时间限制。 8A纸币的出现是宋代商业上的最突出的成就。 B、C、D 三项历史现象均出现于明清时期。 9B1)特点:实行集中贸易;政府直接监管;时空限制严格。 (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2)新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作用: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3)区别:“市”主要设立在都城, “草市”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市”是政府设置的贸易场所, “草市”是自发兴起的民间集市。 (如答其他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