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送审稿内容摘要:
直流电站锅炉 (1)直流电站锅炉应当设置启动系统,容量应当与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相适应; (2)直流电站锅炉采用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隔离阀的工作压力应当按照最大连续负荷下的设计压力考虑,汽水分离器的强度按照锅炉最低直流负荷的设计参数设计计算;采用内置式汽水分离器启动系统时,各部件的强度应当按照锅炉最大连续负荷的设计参数计算; (3)直流电站锅炉启动系 统的疏水排放能力应当满足锅炉各种启动方式下发生汽水膨胀时的最大疏水流量; (4)直流电站锅炉水冷壁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速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都应当大于该运行工况下的最低临界质量流速。 锅筒 (壳 )、炉胆等壁厚及长度 水管锅炉 锅筒壁厚 锅筒的取用壁厚应当不 小于 6mm。 锅壳锅炉壁厚 (1)对于锅壳锅炉,当锅壳内径大于 1000mm 时,锅壳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 6mm;当锅壳内径不超过 1000mm 时,锅壳筒体的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 4mm; (2)锅壳锅炉的炉胆内径不应当超过 1800mm,其 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 8mm,并且不大于 22mm;当炉胆内径小于或者等于 400mm 时,其取用壁厚应当不小于 6mm;卧式内燃锅炉的回燃室,其壳板的取用壁厚 应当 不 小于 10mm,并且不大于 35mm; (3)卧式锅壳锅炉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应当不超过 2020mm,如果炉胆两端与管板扳边对接连接时,平直炉胆的计算长度可以放大至 3000mm。 胀接 连接的锅筒 (壳 )的筒体 、 管板 胀接连接的锅筒 (壳 )的筒体 、 管板的 取用壁 厚应当不小于 l2mm。 外径大于等于108mm 的管子不应采用胀接。 安全水位 (1)水 管锅炉锅筒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能够保证下降管可靠供水; (2)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 100mm;对于内径小于或者等于1500mm 卧式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 75mm; (3)锅炉的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应当在图样上标明; TSG G000120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0 (4)直读式水位计和水位示控装置开孔位置,应当保证该装置的示控范围包括最高、最低安全水位。 主要受压元件的连接 基本要求 (1)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锅筒 (锅壳 )、汽水分离器、炉胆、回燃室以及集箱、过热器、再热器管道的纵向和环向 焊缝,封头、管板、炉胆顶和下脚圈的拼接焊缝等〕应当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 (2)锅炉受压元件的焊缝不得采用搭接结构。 (3)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当采用拼接。 T形 接头的对接连接 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 的卧式内燃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小于等于 600℃的受压元件连接,在满足下列条件下可以采用 T 形接头的对接连接: (1)焊缝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并且坡口经过机械加工; (2)卧式内燃锅炉锅壳、炉胆与管板的连接以及贯流式锅炉上下集箱盖板与筒体的连接应当采用插入式的结构; (3)T 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厚度不小于管 (盖 )板的壁厚,并且其焊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均应当封焊,不能够封焊的部位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并且保证焊透; (4)T 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按照 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有关要求进行超声波检测。 锅炉管接头与锅筒、集箱、管道的连接 锅炉管接头与锅筒、集箱、管道的连接,在下列情况下应当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 (1)强度计算中,开孔需以管接头进行强度补强时; (2)A级高压以上锅炉管接头外径大于 76mm 时; (3)A级锅炉集中下降管管接头; (4)下降管或 者其管接头与集箱连接时 (外径小于或者等于 108mm 并且采用插入式结构的下降管除外 )。 小管径管接头 外径小于 32mm 的排气、疏水、排污和取样管等管接头与锅筒、集箱、管道相连接时,应当采用壁厚较大的管接头。 管孔布置 胀接管孔 (1)胀接管孔 间的净距离不小于 19mm; (2)胀接管 孔中心与焊缝边缘以及管板扳 边起点的距离不小于 (d 为管孔直径 ),并且不小于 + 12mm;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 2020 11 (3)胀接管孔不得开在锅筒筒体的纵向焊缝上,同时亦应当避免开在环 向 焊缝上。 对于环 向 焊缝, 如 果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 60mm(若管孔直径大于 60mm,则取孔径值 )范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超声波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对开孔部位的焊缝内外表面进行磨平和将受压部件整体热处理后,可以在环向焊缝上开胀接管孔。 焊接管孔 集中下降管的管孔 不得开在焊缝上。 其他 焊接管孔亦应当避免开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 如果结构设计不能够避免时,在管孔周围 60mm(若管孔直径大于 60mm,则取孔径值 )范围内的焊缝经过射线或者超声波检测合格,并且焊缝在管孔边缘上不存在夹渣缺陷,管接头焊 后经过热处理消除应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开焊接管孔。 焊缝布置 相邻 主焊缝 锅筒 (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除外 )、锅壳和炉胆上相邻两筒节的纵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炉胆顶或者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都不应彼此相连。 其焊缝中心线间距离 (外圆弧长 )至少为较厚钢板厚度的 3 倍,并且不小于 100mm。 锅炉受热面管子 及管道 对接焊缝 对接焊缝 中心线 间 的距离 锅炉受热面管子 (异种钢接头除外 )以及管道直段上,对接焊缝中心线间的距离 L应当满足 下列要求: (1)外径小于 159mm, L≥ 2 倍外径; (2)外径大于或者等于 159mm, L≥ 300mm。 当锅炉结构难以满足 本条( 1)、( 2) 要求时,对接焊缝的热影响区不应当重合,并且 L≥ 50mm。 对接焊缝位置 (1)受热面管子及管道 (盘管及成型管件除外 )对接焊缝应当位于管子直段上。 (2)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中心线至锅筒 (锅壳 )及集箱外壁、管子弯曲起点、管子支、吊架边缘的距离至少为 50mm,对于 A 级锅炉距离至少为 70mm;对于管道距离应当不小于 100mm。 受压元件主 要焊缝 受压元件主要焊缝 及其邻近区域应当避免焊接 附件。 如果不能够避免,则焊接 附件的焊缝可以穿过主要焊缝,而不应当在主要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终止。 扳边元件直段长度 除了球形封头以外,扳边的元件 (例如封头、管板、炉胆顶等 )与圆筒形元件对接焊接时,扳边弯曲起点至焊缝中心线均应当有一定的直段距离。 扳边元件直段长度 (L)应TSG G000120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2 当符合表 31中的数值。 表 31 扳边元件直段长度 扳边元件 内径 (mm) 直段长度 L(mm) ≤ 600 > 600 ≥ 25 ≥ 38 加装套管 B级及以上蒸汽锅炉, 凡能够引起锅筒 (锅壳 )壁或者集箱壁局部热疲劳的连接管,如给水管、减温水管等,在穿过锅筒 (锅壳 )壁或者集箱壁处应当加装套管。 定期排污管 (1)锅炉定期排污管口不应当高出锅筒或者集箱的内壁最低表面; (2)小孔式排污管用做定期排污时,小孔应当开在排污管下部并贴近筒体底部。 紧急放水装置 电站锅炉锅筒应当设置紧急放水装置,放水管口应当高于最低安全水位。 水、汽取样器和反冲洗系统的设置 锅炉应当按照下列情况配置水、汽取样器和反冲洗系统,并且在锅炉设计时,选择有代表性位置设置取样 点: (1)A 级直流锅炉给水泵出口应当设置一排水阀和给水取样点; (2)A 级锅炉应当在省煤器进口、锅筒、饱和蒸汽引出管、过热器、再热器等部位,配置水汽取样器; (3)A 级锅炉过热器一般应当设置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的介质也可以通过主汽阀前疏水管路引入; (4)B、 C 级锅炉应当配置锅水 (油 )取样器, 对蒸汽质量有要求时, 应当设蒸汽取样器。 膨胀指示器 A级锅炉的锅筒和集箱上应当设置膨胀指示器。 悬吊式锅炉本体设计确定的膨胀中心应当予以固定。 与管子焊接的扁钢 膜式壁等结构中与管子焊接的扁钢,其 膨胀系数应当和管子相近,扁钢宽度应当保证在锅炉运行中不超过其许用温度,焊缝结构应当保证扁钢有效冷却。 喷水减温器 (1)喷水减温器的集箱与内衬套之间以及喷水管与集箱之间的固定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其相对膨胀,并且能够避免产生共振; (2)喷水减温器的结构和布置应当便于检修。 应当设置一个内径不小于 80mm 的检查孔,检查孔的位置应当便于对减温器内衬套以及喷水管进行内窥镜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 2020 13 锅炉启动时 省煤器的 保护 设置 有省煤器的锅炉 ,应当设置 旁通水路 、 再循环管 或者采取其他 省煤器启动 保护措施。 再热器 的 保护 电站锅炉应当装设蒸汽旁路或者炉膛出口烟温监测等装置,确保再热器在启动及甩负荷时的冷却。 吹灰及灭火装置 装设油燃烧器的 A级锅炉,尾部应当装设可靠的吹灰及空气预热器灭火装置。 燃煤粉或者水煤浆锅炉在炉膛和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的对流烟道,应当装设吹灰装置。 尾部烟道疏水装置 B级及以下燃气锅炉和冷凝式锅炉尾部烟道应当设置可靠的疏水装置。 防爆门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 75t/h 的燃用煤粉、油或者气体的水管锅炉,未设置炉膛安全自动保护系统时,在炉膛和烟道应当设置防爆 门,防爆门的设置不应当危及人身的安全。 炉膛 炉膛结构应当能够承受非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瞬态压力。 炉膛设计承压能力应当符合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门孔 门孔的设置和结构 (1)锅炉上开设的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观察孔的数量和位置应当满足安装、检修、运行监视和清洗的需要 ; (2)集箱手孔孔盖与孔圈采用非焊接连接时,应当避免直接与火焰接触 ; (3)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应当有可靠的密封,看火孔应当装设防止火焰喷出的联锁装置 ; (4)锅炉受 压元件人孔圈、头孔圈与筒体 、 封头 的 连接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 , 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应当采用内闭式结构 ; 对于 B 级及其以下锅炉,其受压元件的人孔盖、头孔盖、手孔盖可以采用法兰连接结构 ; 炉墙上人孔门应当装设坚固的门闩 , 炉墙上监视孔的孔盖应当保证不会被烟气冲开 ; (5)锅筒内径大于或者等于 800mm 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大于 1000mm 的锅壳锅炉,均应当在筒体或者封头 (管板 )上开设人孔,由于结构限制导致人员无法进入锅炉时,可以只开设头孔 ; 对锅壳内布置有烟管的锅炉,人孔和头孔的布置应当兼顾锅壳上部和下部的检修需求 ; 锅筒内 径小于 800mm的水管锅炉和锅壳内径为 800~ 1000mm的锅壳锅炉,至少应当在筒体或者封头 (管板 )上开设一个头孔 ; TSG G000120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4 (6)立式锅壳锅炉下部开设的手孔数量应当满足清理和检验的需要,其数量应当不少于 3个。 门孔的尺寸 (注 31) (1)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不应当小于 280 380mm,圆形人孔直径不应当小于380mm,人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 19mm,人孔盖凸肩与人孔圈之间总间隙不应当超过 3mm(沿圆周各点上不超过 ),并且凹槽的深度应当达到能够完整地容纳密封垫片; (2)锅炉 受压元件上,椭圆头孔不得小于 220 320mm,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 100mm,头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 15mm; (3)锅炉受压元件上,手孔短轴不得小于 80mm,颈部或者孔圈高度不应当超过 65mm,手孔圈最小的密封平面宽度为 6mm; (4)锅炉受压元件上,清洗孔内径不得小于 50mm,颈部高度不应当超过 50mm; (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400 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应当不小于450mm,矩形门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300 400mm。 注 31:若由于结构原因颈部或者孔圈高度超过 本规程 ,孔的尺寸应当适当放大。 锅炉钢结构 基本 要求 支承式和悬吊式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 GB/T 22395《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平台、扶梯 操作人员立足地点距离地面 (或者运转层 )高度超过 2020mm 的锅炉,应当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 锅炉的平台、扶梯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扶梯和平台的布置应当保证操作人员能够顺利通向需要经常操作和检查的地方 ; (2)扶梯、平台和需要操作及检查的炉顶周围 设。tsg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送审稿
相关推荐
起钻时应进行短程起下钻。 起钻应控制速度。 起钻要及时灌满 钻井液,并校核灌注量。 应定期进行井控装备检查和井控演习,检测演习频率不少于每月二次,每次起 下钻应开关闸板防喷器一次。 凡井架工以上的人员应经井控培训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 定期测试取得预计压井排量下的循环泵压,作为井喷时计算循环压力的依据。 特殊作业 钻开油气层扣 ,不应空井进行检修作业。 钻开高压油、气、水层后
2、并打入内地市场。 外商在华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 (2)影响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一方面它削弱了_的基础,破坏了家庭手工业,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农产品的_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国商业势力的侵入,使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_转移到_
2、因为()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答案题时注意题干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一关键信息。 由此可知,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 3 “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答案里主要阐明了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及农民容易满足,没有涉及 B、C、D 三项内容。
2、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 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答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
制块保温接缝应错开,水平管的接缝应在正侧面。 检查数量 : 每千米管道检查 50 处。 检 验方法 : 观察检查。 保温层玻璃布缠绕应紧密,采用外防腐不应露出玻璃布纹。 检查数量 : 每千米管道检查 50 处。 检验方法 : 观察检查。 石棉水泥保护层厚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 检查数量 : 每千米管道检查 50 处。 检验方法 : 观察检查。 管道保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