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及答案内容摘要:
2、义:南方谈话,对推进_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_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体制。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方针:1993 年 11 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_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起基础作用。 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_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这个决定勾画 4、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 B C D3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1992 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邓小平“在 13 年里转了第二圈”。 这主要是指邓小平()A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B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C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知识点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 5、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图一粮票图二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A有计划地开展全行业公私合营B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C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D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关。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改革产权制 7、9 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画面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标题是: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B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C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 10、合国力解放生产力(3)改革开放2(1)1992(2)市场经济二、1.(1)市场经济(2)资源配置公有制 (3)国有企业2(1)1997(3)思想解放对点训练1C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思想解放所起到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首先要对市场有正确的认识,谈话指出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2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B、C 两项属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7公有制经济、工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 12、制经济共同发展。 标志: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新变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1)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重心:1992 年前,改革原有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3)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举出两个即可)。 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改革开放步 13、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解答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召开。 2为什么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趋向具体化。 解答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决定指出,要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次会议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它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3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新”在何处。 解答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 14、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测评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解答(1)内容: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 (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解答(1)1984 年 10 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邓小平南方谈话。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93 年 11 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最新海量。(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及答案
相关推荐
目部编制 15 其他 根据工程情况补充的其他措施 根据工程情况 项目部编制 工: 1)一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2)二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3)变压器安装指导书 4)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 5)车辆装卸运输作业指导书 配备本工程所要求的现行有效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资料。 施工用钢材、防水材料应向监理单位即使报送,并在工程开工前将出厂合格证及复检报告。 施工图纸的管理 ,严格作好施工图纸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2、。 ”这里的“农业社”是指()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村的基层行政组织答案材料中“1957 年” 、 “同工同酬的满意工分”可知应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大量的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发展历程。 下列一组邮票的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2、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1)客观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要自己去探索,产生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坚持对中国封锁和孤立;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恶化。 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把经济迅速搞上去,导致“左”倾错误的产生。 (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在思想路线上
下极限限位器、缓冲器和超载限制器。 各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履带吊、井架的安装拆卸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施工 履带吊 、井架的施工拆除由专业队伍施工,安装完毕后经规定的监测部 门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严格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执行。 起重机械如吊车、升降车 (机 )、卷扬机等机械存在制动失灵、突然泄压等缺陷或安全隐患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业集体化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一些地方的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2)进程出现:1978 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四川省广汉县的一个公社率先取消_。
及产品保护等。 ( 1)为确保总体创优目标的实现,确定工程分阶段创优目标,确保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优良率的实现。 ( 2)确保工程竣工时,一次通过质量监督站“优良”等级的验收。 ( 3)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每道工序过程的施工顺序、材料选用、施工标准、工作记录、岗位职责、完成时间等要素明确和限定,使工序施工更加合理、管理到位。 ( 4)通过各种宣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