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第2章《东西方的先哲》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人”,甚至成为“君子”;注重因材施教。 (4)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2历史影响(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二、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1)时代背景:都处在社会动乱时代,都面临同样的社会问题。 (2)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从各自所处的时代出发提出并发展自己的理论。 (3)历史影响方面:都未能实现各自的政治理想,但都对以后的世界 3、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东西方的先哲。 2不同点(1)社会背景:孔子处在奴隶制崩溃、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柏拉图则生活在希腊奴隶制发展时期。 (2)思想内容: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仁”、“礼”和中庸思想为核心;而柏拉图则是理念论和理想国。 (3)治国主张:孔子是“贤人治国”;而柏拉图则是“哲学家王 ”治国。 (4)政治理想:孔子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统治的国家;而柏拉图则带有极其狭隘的城邦主义,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的统一。 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远影响1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响。 在许多世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 2亚里士多德 5、分类逻辑学三段论政治学例 1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能作为钱穆这段话依据的应是孔子()A编定“六经”B创立儒家学说C提倡“仁”的思想D开创私学解题反思“孔学出国热”是当今中国文化的热点现象,至 2012 年 4 月,全球 109 个国家设有 354 个孔子学院,436 个孔子学堂,对孔子相关内容的考查,无论选修还是必修模块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区域。 方向上应该主要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考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而作为孔子的这类古代历史人物的命题又往往会采用文言文史料的形式,这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在学 7、较,考查其内在的联系性。 其命题的规定性较强,要求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绝对的一致性,故理解此题的考查意图必须从这两个一致性上入手。 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对题干的信息提取准确,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然后根据其比较所得的意思寻找对应选项。 本题的信息点就是“柏拉图”(代表奴隶社会)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其关系一致的选项是 A 项,即“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通过比较的方式命题是高考中常用的,预计在以后还会经常出现,平时多注意这方面内容的练习,有利于我们提高对这一重要知识点的迁移应用能力。 柏拉图对世界的贡献大,影响深远,预计本知识点在以后会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 答案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关键审清题干中的“柏拉图”“资产阶级”等信息点,结合它们的理想和目标不难判断其具有“阶级性”,故 A 项符合题干要求。(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第2章《东西方的先哲》学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