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三 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及答案内容摘要:
2、答案:盟军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法西斯最终战败。 其中按时间先后排序德、意、日三国签署投降书正确的是()、日 、德 、意解析:1943 年意大利投降,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宣布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答案: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力量得到壮大,为争取民族解放创造了条件。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在二战中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未彻底崩溃。 答案:罗宣言 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必须无条件实施;杜鲁门在 1950 年 1 4、意联系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等,它们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A 项观点错误,B 项发生在一战期间,C 项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故 D 项正确。 答案: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 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 1945 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 5、来。 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 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二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精神,拼命抵抗,至死方休。 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 100 万美国人和 50 万英国人的生命。 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材料三8 月 6 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 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 6 万人,伤 10 万人,而伤者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请完成:(1)在关于日 6、本战败原因的分析上有哪些主要论点?(2)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3)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4)西方人士在分析日本战败原因方面是否客观公正?为什么?参考答案:(1)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是战胜日本的原因;第二种观点认为,苏联对日宣战是决定因素;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是战胜日本的根本原因。 (2)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但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减少人员伤亡的作用。 (3)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应负一定责任。 (4)不公正。 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 7、的巨大作用。 10 阅读下列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 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 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 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 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 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 年 5 月 2 9、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本题以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围绕座次的斗争为主题展开考查。 第(1)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的背景是抗战胜利后,反法西斯国家对二战战犯进行审判,法庭庭长座次安排的理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第(2)问,中国法官的抗争可以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回答,其抗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荣誉和尊严。 参考答案:(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2)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人民版)历史选修三 3.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及答案
相关推荐
(学生可能会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计算,也可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4倍来进行计算都可以 ) ④ 引导激发思维:想一想能不能按照分数除以整数 的计算方法计算。 (4)讨论算法。 ① 根据题意画出思路图。 ② 分析: 34分行 900米,求 14 分行多少米,该怎么算。 (900247。 3) 247。 3 ,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90013) “90013( 米 )” ,求
的过程。 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 教师介绍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 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 学生读算式,用手比画除号。 议一议:算式中 8 表示什么。 4 表示什么。 8247。 4 表示什么。 2 表 示什么。 教师:你还能把 8 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 用圆片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中,对战后世界政治影响最大的是()尔塔会议 5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反映了()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现象国际关系格局中心的转移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A. B.C.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雅尔塔体制奠定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为两极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排除。 答案
12 和 3 结合起来思考,想几个 3 合起来是 12。 不管哪种思考均应给予肯定。 教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 请用小棒分一分。 把分的结果写在后边。 教师抽学生说算式的意义。 12247。 4 , 12247。 6 它们的商是多少呢。 请 你先猜一猜,再用小棒分一分。 把分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 教师:把这几个除法算式按除数的多少排一排,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一个除法算式里的 3
教师: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 “12” , “3” , “4” 分别表示什么。 算式12247。 3=4 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在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时,要分的总数叫做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数叫做除数。 教师:如果大家想了解除法的更多奥秘,可以翻看书 114 页的《除 号的来历》。 学生阅读。 教师:除了书上介绍的,也可在网上查阅《数学符号的来历》。 2.教学例 4
2、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为如何处置德国。 A、C 两项是华盛顿会议上的矛盾表现;B 项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冲突。 答案:尔赛和约 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规定是()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巴黎和会的性质,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召开的分赃会议,从这个角度来讲,帝国主义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最能体现这一性质。 答案:宁曾指出 :“靠凡尔赛体系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