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三 6.1《争取人类和平》同步训练及答案内容摘要:
2、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A. B.C. D.答案:纪 80 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 年 1 月 19 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 年 12 月 15 日,日本参议院投票通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 其最主要原因是()本在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后,全力向政治大国迈进,题干中的事例就是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的表现。 答案: 9 月 11 日上午,纽约在世贸中心“零地带”举行“911”恐怖袭击事件 8 周年纪念活动。 数百名遇难者亲属、消防队员、官员参加了当天的纪念活动。 美国 4、安全的宗旨一致。 答案:是新中国成立 65 周年,65 年来,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之路,目前已成为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一员。 中国的崛起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之间的关系是()有关系 国的崛起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因此两者是相互推动的关系。 答案: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缓和与动荡并存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A. B.C. D.解析: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局势整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有冲突和战争。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答案: 7 月 5 日,分裂 5、祖国的“”分子热比娅策划了乌鲁木齐“75”暴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但是,有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却把热比娅作为“民族英雄”大加褒扬。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方国家支持热比娅分裂祖国的活动,是干涉中国内政的表现,是害怕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走向强大,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粗暴压制。 答案: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 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 7、: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3)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 世纪 50 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 8、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6 年 7 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材料二1970 年欧共体、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对比出口贸易(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欧共体 885 26 7421970 年美、日、西德、法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美 日 西德 100%出口贸易 100%100%材料三进。(人民版)历史选修三 6.1《争取人类和平》同步训练及答案
相关推荐
2、以色列必须在土地问题上作出让步,以土地换和平。 答案: 10 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激进组织成员枪杀;1995 年11 月,对中东和平作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 两位政治家的遭遇主要说明()东问题主要指以色列和埃及、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或地区因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矛盾、冲突,不单指阿以矛盾。 1978 年,在萨达特总统的推动下
2、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答案:二次世界大战后 ,朝鲜半岛形成了两个国家。 下列对 20 世纪 5080 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战末,美苏两国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1948 年 8 月,大韩民国成立,同年 9 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形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使这一格局固定下来。 答案:鲜战争爆发后
2、。 答案:伊战争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主要包括()和平来之不易,战争的悲剧决不能重演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各国要加强国际合作,制止战争的爆发,求得共同发展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要尊重人民的意愿,维护人民的利益A. B.C. D.解析:教训的总结应该结合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等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 答案:列对两伊战争结果的叙述
(瓶)。 [板书算式: 18247。 3=6 (瓶) ] 教师: 18除以 3得 6,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后,请 2 人说是怎样算的。 [板书:三 (六)十八,商是 6] 教师:计算 18 除以 3得几,我们只要想 3 的口诀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小灰兔: “ 小朋友,谢谢你们。 ” 2. 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 教师:你们能根据这些商品的价格
2、抗。 由此分析四个选项,A 项较为合适。 答案:洲的局势很是严重 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材料可知,相关的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措施。 A 项是美国政治上的政策,不符合题意;C 项是军事上的措施;D 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上的对策,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
2、英雄,也不能以道德评判代替客观的历史评价。 二、击破东、西突厥(民族政策 )1击破厥(1)厥颉利可汗率 10 万铁骑兵临长安附近的渭水北岸。 (2)唐太宗采取了多种策略应敌,包括积极备战、和谈及分化敌方的策略。 (3)629 年,李世民派大将李靖、李责力出击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 (4)安置厥降部,册封突利可汗、颉利可汗及其他各部酋长,巩固了北方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