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之二内容摘要:
较。 思考:为什么同样一个教室师生的表诉会不一样。 引出:朝向不一样,所以前后左右的事物就不一样。 提问:怎么样清楚的表诉我们所认识的方位呢。 引出课题:东、西、南、北的认识 教学例 1: 指导学生观察教学图,用上、下、左、右对图形进行描述。 ①指出这幅地图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 上面:少年宫 下面:。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之二
相关推荐
=18 2 9=18 教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 学生 1:加法算式太长了,用乘法比较简便。 学生 2:加数中有几个 2相加,乘法中就是 2 乘几。 学生 3:两种算式得数都一样。 学生 4:它们的得数都是一个比一个多 2。 教师:请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积的
2、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 (2)马其顿帝国统治希腊城邦期间,希腊却以自己的文化同化了统治者。 二、希腊先哲1柏拉图及其理想国(1)生平出身于雅典城邦一个贵族家庭,曾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后长达 12 年游历麦加拉、埃及和南意大利,40 岁时在雅典创办学园,其著作中理想国影响最大。 (2)主张一个理想的正义国家应由各司其职的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
3、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 ,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根据 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中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加深感知 通过观察黑板,复习长方形的特征,为下面学习长方形的周长作好铺垫(特别是对边相等这一特征对公式的生成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通过指一指
方法吗。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 出示例 3及自学提示,学生对照提示,独立思考解答。 2. 小组同学交流算法。 3.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板书: 方法一: 48 5=240(个) 48 4=192(个) 240+192=432(个) 方法二: 5+4=9(个)
上根据他的描述移动洋洋的人物图片,当学生的描述不明确时,教师就故意走错,迫使学生调整描述的方法和语言,逐步让学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最后把洋洋放在长颈鹿园的位置。 ) 教师:谁能再来说一说刚才洋洋从狗熊馆到长颈鹿园的行走路线。 (抽生再次描述)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教师:洋洋从狗熊馆到长颈鹿园,除了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这种路线,还有别的路线吗。 请描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