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三 4.4《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同步训练及答案内容摘要:

2、)先眨眼。 ”上述材料体现的信息不能反映出()苏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开始的,题干反映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在此之前的 20 世纪 60 年代初发生的,故 B 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 答案:使美苏对外争霸战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41971 年 7 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结束 1961 年开始的越南战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发表中美联合公报A. B.C. D.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倡导建立 3、的;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是在 1949 年。 答案:克松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击共产主义解析:注意外交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尼克松调整对外战略就是对这一原则的应用,故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最新海量高中、家利益的冲突解析:由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苏联经济的长远发展;二战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苏联经济与美国经济相比有较大的差 4、距。 答案:图是 1987 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美国态度强硬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对美态度逐渐强硬,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点。 答案: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图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示意图合法席位时乔冠华开怀大笑研究的课题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国际关系有关冷战后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分不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A. B.C. D.解析:两个图涉及的内容都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重返 5、联合国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通过左图美国、日本、西欧经济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得出;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叙述错误。 答案: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 :20 世纪 60 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 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 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 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 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 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 162 枚,随时准备反击。 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 对此,苏联态度 7、段两国的对外政策及冷战的基本特征进行思考,特别是要说明苏联对外政策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回答第(2)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概括。 参考答案:(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 (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材料二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 8、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 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 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他还说:“过去 25 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材料三美国总统卡特 1980 年 1 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 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 ”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请完成:(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 9、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2)材料二中“某个核大国”是指哪个国家?“非常巨大的变化”是指什么?(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4)材料三表明美国的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解析:第(1)问,“转折点”要结合“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来分析。 第(2)问,“某个核大国”很明显是指苏联;“非常巨大的变化”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归纳。 第(3)问,要对比两则材料内容来归纳出对外政策的不同。 第(4)问,“变化”要从材料中“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及“对尼克松主义的一种修正”来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1)意味着美国以全世界霸主自居,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 (2)国家:苏联。 变化:是指世界形势的变化和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并不占明显的优势。 (3)材料一表明美国实行全球扩张政策;材料二表明美国要适当调整全球战略,尤其是要减少直接派兵的方式。 (4)表明美国对外采取强硬政策,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