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4历史 4.4《“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保卫了达达尼尔海峡,被誉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2走向领导民族革命道路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大片领土被协约国占领,凯末尔走上了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艰难道路。 3创建组织(1)1919 年 5 月,担负起统一民族组织的任务,积极筹备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通过了要求民族独立的纲领。 (2)1919 年冬,凯末尔党人在帝国议会选举中获胜。 不久,议会通过国民公约,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 (3)与苏丹政府决裂,1920 年召开“大国民议会”,组建了以凯末尔为首的国民议会政府。 4民族独立战争(1)色佛尔条约签订后,凯末尔领导大国民议会政府,整编国民军,坚决抵抗外国侵略。 (2 4、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在外交政策上,土耳其奉行和平主义,提出“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赢得了很多国家的尊敬。 凯末尔的经济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1927 年至 1939 年期间,土耳其的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土耳其的文化教育事业同样有了长足发展,教育与宗教实现了分离,一批高等院校和技术学校建立起来。 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土耳其人民的社会生活走向了世俗化和现代化,尤为典型的是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岳麓版)深化探究探究点 1凯末尔的活动材料一战结束后,土耳其面临领土被肢解的空前危机,此时凯末尔说:“祖国的每一寸领土,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决不丢弃。 ”思考凯末尔在土耳其赢得国家独立的 5、过程中有何活动和贡献。 答案(1)一战后,面对民族危机,号召人民用一切代价捍卫民族的尊严和荣誉。 (2)1920年,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当选为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 (3)1923 年签订洛桑和约,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4)同年当选为土耳其首任总统,兼议会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土耳其共和国从此诞生。 探究点 2维护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材料1922 年 10 月 11 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 年 7 月 24 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七国与土耳其签订了洛桑和约。 条约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属土耳其;废除外 7、国有化政策,以赎买方式收回外资控制的企业;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3)文教:关闭宗教学校,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推行字母拉丁化改革。 (4)习俗:废除陈规陋习,采用公元纪年,给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影响:实现了土耳其政治生活的世俗化,引导整个社会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3地位:1934 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姓,意为“土耳其之父”。 易混易错凯末尔推行的“国家主义”经济改革以工业建设为重点,注重发挥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尽管实行一定程度的国有化,但并不排斥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认识凯末尔改革的启示:(1)国家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2)多方位的全 8、面改革,相互促进,才能谋发展。 (3)争取有利的内外环境,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是重要条件。 (4)改革中要有坚定的信念与不屈不挠的意志。 (5)改革要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重点精讲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1)一战后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2)在政治、经济、文教、法律等方面推行改革,促进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道路,使土耳其发展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人物评价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 他领导土耳其人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废除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 10、真正的工作”是指什么。 (2)为改变土耳其的落后面貌,凯末尔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答案(1)土耳其面临着落后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和风俗等方面的困扰,急需摆脱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束缚,建立现代化的国家。 “真正的工作”是指即将进行的民主化改革。 (2)政教分离,推行法治,国家世俗化;经济推行国有化及国家干预; 文化教育世俗化;字母拉丁化;社会生活西化。 探究点 2社会习俗改革材料图一身着西装的凯末尔图二凯末尔亲自授课,推行文字改革思考(1)与上述图片相对应的是凯末尔的哪两项改革措施。 其共同目的是什么。 (2)两幅图片反映了凯末尔是怎样推进社会改革的。 答案(1)图一反映了凯末尔改革服饰的举措;图二反映了 13、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 ”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废除政教合一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走苏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农业A B C D答案料主旨强调土耳其既接受现代思想又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 凯末尔改革将土耳其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政教合一。 废除阿拉伯字母,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学习苏俄,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但是,并没有走苏俄道路,故排除。 51933 年土耳其有十三名妇女当上了法官。 1934 年,在土耳其大城市中的电车上为妇女专设的头两排座椅不见了。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A土耳其妇女的不断斗争B西方启。(人民版)选修4历史 4.4《“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学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