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年二上 第1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 会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4.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充分利用情景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景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 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运算在 6、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体验算法多样化】2. 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学习了连加竖式的计算,你能试试用竖式计算 90?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的方法:(1) (2 ) (3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2 )种算法,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交流时, 没有出现第(3 )种方法, 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 ,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 11、了 38 只, 加上女生折的 42 只 ,就是一共折的只数,送给幼儿园 33 只,就是减少 33 只,所以要从总只数里面减去 33。 如果有学生列出两个算式:38+42=80(只),807( 只), 教师也给予肯定, 师生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38+42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又算的什么, 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 38 加 42,再 13、”。 教师巡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做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体会收获的成功和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减混合运算38+427(只 )(1) (2)600=62(1) ( 2)1. 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