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年二上 第8单元-期末复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熟练地进行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课件。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就要学完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 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师: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课件出示 4、:教材第 95 页第 7 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师: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生: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 94 页第 2(1)题。 师: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一会对口令的练习好吗?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生:如果忘了某句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相关口诀去推算出来。 例如忘了“八九七十二”,我们就可以根据“七九六十三”去推算,因为 7 个 9 是 63,8 个 9 就是比 7个 9 多一个 9,所以 63+9=72,就是 6、代数”部分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 ,今后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好啊!数 与 代 数表内乘除法运算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地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 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2.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 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 为培养学 7、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想法等。 3. 复习计算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 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础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才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A 类1. 填表。 水果 原来有 卖出了 又运来了 现在有34 箱 7 箱 ()箱 ()箱()箱 18 箱 9 箱 9 箱50 箱 ()箱 10 箱 10 箱2. 连线。 3 个 5 相加 22四六二十四 454 乘 5 64乘数都是 2 2 10、+23=45( 座)图形与几何。 (教材第 9698 页的内容)1. 在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2. 让学生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课件、尺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 1:我们学会了测量。 生 2: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 1 米=100 厘米。 生 3:我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 12、指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生 2:我们的课桌长度大约是 1 米。 只要学生举出的事例正确就给予表扬鼓励。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生:我知道 1 米=100 厘米。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谁记得最好。 2. 学会测量。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生:测量时要注意,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画一条 6 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尝试自己按要求画线段,教师巡视,提醒:注意起点应该与 0 刻度对齐, 画到尺子上的6 厘米处就是一条长 6 厘米的线段。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 13、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到这就结束了 ,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 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图形与几何测量物体的长度1.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 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和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倡导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苏教版)2016年二上 第8单元-期末复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